莲社台空,琳宫尘黯,犹说虬枝夭矫。
浓阴匝地,黛色参天,多少俊流临眺。
难得高贤结邻,心比双清,迹同三笑。
想霜严雪洁,秦封不到,竦然云表。
曾几日、灰劫相寻,化为龙去,尚有苍髯缭绕。
交光易散,胜境重开,一抹影堂斜照。
欲问因缘有无,输与枣花,游骢夹道。
待青筠直送,涛声无奈,著书人老。
莲社台空,琳宫尘黯,犹说虬枝夭矫。
浓阴匝地,黛色参天,多少俊流临眺。
难得高贤结邻,心比双清,迹同三笑。
想霜严雪洁,秦封不到,竦然云表。
曾几日、灰劫相寻,化为龙去,尚有苍髯缭绕。
交光易散,胜境重开,一抹影堂斜照。
欲问因缘有无,输与枣花,游骢夹道。
待青筠直送,涛声无奈,著书人老。
这首《惜余春慢·赋慈仁古松》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期的词人奭良所作。词中以莲社台和琳宫的荒凉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株苍劲挺拔的古松。松树浓荫蔽地,黛色入云,吸引了众多才俊前来观赏。词人感叹能与高贤为邻,心境如双清(指清高纯洁),行为如三笑(指志趣相投),赞美了古松的高洁品质,即使历经劫难,仍傲立云端。
接下来,词人描述了古松化龙而去,但其形象犹在,影堂斜照下,更显凄美。他询问古松的来历和命运,感叹时光易逝,自己已老,只能让青竹和涛声陪伴,继续著述。整首词寓言性强,借古松表达了对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知识传承的执着。
观棋不作秋,观刘不作石。
要知丽泽功,秪个是消息。
茶灶本笠泽,飞来摘茶国。
堕在武夷山,溪心化为石。
学子可怜生,远来参老子。
仁智若为谈,指似秋山水。
链王云粘杵,朝真露湿衣。
一声半夜鹤,月里羽人归。
乱石堆成玉,双峰便是门。
莫将尘底脚,蹈涴坞中云。
大隐翠屏孤,何许最正面。
日落未落时,亭上来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