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陈本斋尚书·其三》
《挽陈本斋尚书·其三》全文
宋 / 牟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有意超尘俗,无心爱夕晖。

劝餐惟屡却,持璧竟全归。

得正复奚憾,偷生良所非。

传家孙子盛,端不坠前徽。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牟巘所作,名为《挽陈本斋尚书(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超脱世俗之意,无心于日暮时分的美景。他劝诫自己不要贪恋物质享受,最终决定放弃一切荣华富贵,选择了归隐田园的生活。

“有意超尘俗”,表达了诗人想要超越凡俗世间的愿望。"无心爱夕晖"则是说他对日落时分美丽景色并不留恋。这两句体现了作者对于世俗生活的态度,既有超脱物欲,也不为外在美好所动。

“劝餐惟屡却”,这里的“劝”字可以理解为自我警醒或自我劝诫,而"餐"则是指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和享受。"持璧竟全归",璧是一种古代贵重的玉器,比喻珍贵的物品。作者最终决定将这些贵重之物全部放弃,回归到一个简单、纯粹的生活状态。

“得正复奚憾”,这里的“得正”可能指的是得到正当或合适的东西,“奚憾”则是形容词,用来描述某种事物不符合道德标准或者是不应该做的事情。整句意味着即使获得了名义上的正确,但如果这不是真正应该追求的,那么也就无所谓了。

“偷生良所非”,"偷生"在这里有选择隐逸、避世而保全生命之意,而“良”字则是用来形容最好或理想的情况。整句表达的是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希望找到一个更为理想的地方。

最后两句,“传家孙子盛,端不坠前徽”,其中"传家"意味着家族的延续和繁荣,而“孙子”则指代后代。"端"字在这里表示端庄、谨慎之意。整句表达了作者希望他的后代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形象,不要辜负先辈留下的荣耀。

综上所述,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物欲的超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族传承与个人品行的重视。通过这些意境,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世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态。

作者介绍

牟巘
朝代:宋   字:献甫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牟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牟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谢尚书挽词

长啸乾坤内,如公复几人。

科名皆自郐,文字本先秦。

海内瞻丰采,朝端惜老臣。

履声依北斗,庙貌填南闽。

发为忧民种,家从入仕贫。

人方起安石,帝欲畀衡钧。

国计吁前箸,工虞鄙算缗。

忽为箕尾客,昔忝鹿鸣宾。

传授曾期质,褒扬却愧诜。

平生怀旧泪,不敢污车茵。

(0)

惠山竹枝词五首·其三

桂花大栗松花菌,湖水鲜菱泉水醪。

更有青青蚕豆子,山家风味胜羊羔。

(0)

题画

云涌青山动,桥横碧涧斜。

幽人无俗事,拄杖去看花。

(0)

用前韵寄东峤兄·其二

无心云水一虚舟,竞注江河静不流。

蛙鼓耳边三两部,橘奴眼底百千头。

道非身外朝朝乐,事付人间种种愁。

几夜月明无限酒,逍遥只对洞庭鸥。

(0)

一乐堂为何都宪作

往年重庆拜诗迟,一乐而今更许诗。

厚积何人真自管,皇天老眼更谁欺。

平生读易羲亲见,终日焚香邵亦知。

俯仰不须呼孟子,本无愧怍是吾师。

(0)

双挽卷为李都宪题

一与江亭坐月高,浣灵风气荡吾曹。

江山不管论何自,天地安能见此豪。

磊磊教终程与丌,堂堂天果稷还皋。

千年留得传家在,不但天恩老豸袍。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