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报国寺同冯户曹汝言昆季饯别王太守学甫得桥字》
《报国寺同冯户曹汝言昆季饯别王太守学甫得桥字》全文
明 / 谢榛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不尽送君意,禅窗共昨宵。

离筵过风雨,行旆及河桥。

黄鸟乡心剧,青山驿路遥。

春阳浮郡满,云物度江饶。

楚棹经千里,吴歌自六朝。

清秋定相忆,何处采兰苕。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的《报国寺同冯户曹汝言昆季饯别王太守学甫得桥字》。诗中描绘了在报国寺与友人一同为即将离任的王太守饯别的场景,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未来的思念。

首联“不尽送君意,禅窗共昨宵”,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禅房中共同度过前夜的情景,暗示了深厚的情感交流和不舍之情。颔联“离筵过风雨,行旆及河桥”描绘了离别宴席上风雨交加的景象,以及友人即将踏上旅途,行走在河桥之上的画面,渲染出离别的凄凉氛围。

颈联“黄鸟乡心剧,青山驿路遥”通过黄鸟的鸣叫和青山的连绵不绝,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旅程遥远的感慨。尾联“春阳浮郡满,云物度江饶”则以春日阳光普照、云雾缭绕的景象,象征着美好的未来和对友人的祝福。

最后,“楚棹经千里,吴歌自六朝”引用楚地的船只和吴地的歌曲,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地域性,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文化传统的尊重。“清秋定相忆,何处采兰苕”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思念,期待在清秋时节再次相聚,共同采摘兰花,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期盼和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朝代:明   字:茂秦   号:四溟山人   籍贯:脱屣山   生辰:1495~1575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猜你喜欢

十月三夜省愆二绝·其二

孔子九思频点检,曾参三省重绸缪。

事来若也能思省,事过何因有悔尤。

(0)

赠水西寺举老

山前流水化平陆,溪上群山叠寒玉。

寺逢劫火一再迁,唯有浮图立于独。

江南佛法多衰谢,主张名教一夔足。

诗人江西派,更是真如旧尊宿。

我生遍参未究竟,布袜青鞋走林谷。

师言子归有余师,留饭青精盘苜蓿。

杖藜并语松林路,行听松声如度曲。

尚寒三十六峰盟,游罢同回把黄菊。

(0)

忆旧

西湖当日雨如丝,尚记移家去国时。

发短自怜今种种,印悬那得更累累。

身如乌鹊空三匝,家似鹪鹩寄一枝。

万事此心俱不计,尚容开口细论诗。

(0)

寿懒庵赵先生十首·其五

嘉师固秉彝,祥刑尽生德。

惠文恣弹治,此意谁复识。

雨露既天覆,刀剑亦俗革。

活人不言功,所愿长我国。

(0)

解蹀躞

岸柳飘残黄叶,尚学纤腰舞。

谢他终日,亭前伴羁旅。

无奈历历寒蝉,为谁唤老西风,伴人吟苦。闷无绪。

记得芙蓉江上,萧娘旧相遇。

如今憔悴,黄花惯风雨。

把酒东望家山,醉来一枕闲窗,梦随秋去。

(0)

伤情怨/清商怨

南枝春意正小。篱菊都荒了。

帐底孤灯,夜来还独照。沙洲烟翠渺渺。

谢塞鸿、频带书到。笑捻梅花,今年开较早。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