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从军行三首·其三》
《从军行三首·其三》全文
唐 / 李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候火起雕城,尘沙拥战声。

游军藏汉帜,降骑说蕃情。

霜落滹沱浅,秋深太白明。

嫖姚方虎视,不觉说添兵。

(0)
注释
候火:烽火。
雕城:装饰华丽的城墙。
尘沙:战场上的尘土和砂石。
战声:战斗的声音。
游军:移动的军队。
汉帜:汉人的旗帜,代表朝廷或汉族势力。
降骑:投降的骑兵。
蕃情:异族的情况或动态。
滹沱:古代河流名,在这里指代北方的河流。
浅:水位下降。
太白明:太白星(古人认为是战神之星)明亮。
嫖姚:指霍去病,西汉名将,以勇猛著称。
虎视:像老虎一样警惕注视。
添兵:增加兵力。
翻译
等待烽火在雕饰的城楼点燃,战场扬起漫天的尘沙伴随着战鼓声。
游动的军队隐藏着汉人的旗帜,投降的骑兵讲述着异族的情势。
秋霜让滹沱河水变浅,秋天的夜晚,明亮的太白星格外醒目。
英勇的将领正虎视眈眈,不知不觉中增派了兵力。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边塞战争的壮观景象,充满了动感和紧张的情绪。"候火起雕城,尘沙拥战声",开篇便是战事频仍的氛围,火光冲天,雕城之上烟尘滚滚,战争的声音如同狂风暴雨般铺天盖地。

"游军藏汉帜,降骑说蕃情",这里则透露出战争的另一面,战士们隐藏在大汉的旗帜下,降服的人马诉说着异族的情感。"游军"二字传递出一种流动和不定性的感觉,而"蕃情"则让人联想到文化差异与冲突。

"霜落滹沱浅,秋深太白明",景象转换至自然环境的描绘,霜冻降临,河流变浅,秋意浓重,星辰异常明亮。这种静谧的画面与前文的战乱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嫖姚方虎视,不觉说添兵",则是战士们在战争中变得如虎般勇猛,即便是在疲惫之际也不自知地渴望着增加兵力,以图胜利。这不仅展现了战士们的英勇,更透露出战争的残酷无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既展示了战争的激烈与悲壮,也描绘出自然景物的静谧与和谐,反映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及对战争状态的复杂感受。

作者介绍
李约

李约
朝代:唐   字:在博

[唐]宗室,字在博,一作存博。郑王元懿玄孙,勉子,官兵部员外郎。有画癖,闻一士人家有张璪所绘松石幛子,乃诣购其家,弱妻已练为衣裹。唯得两幅,双柏一石,嗟惋久之,作绘练记。以至行雅操知名当时。特精楷隶,并善画梅。又萧字为梁侍中萧子云壁书,李约得之,崔备为之记,约自为赞,又以名其斋。《唐书宗室世系表》、《历代名画记》、《宣和画谱》、《图绘宝鉴补遗》、《萧斋记》 
猜你喜欢

杨柳枝·其三

火出心空树半残。尚垂青妩绾征鞍。

紫骝嘶过花间去,错怨娇黄不耐攀。

(0)

丑奴儿·其四

一春闲却看花眼,黛锁眉峰。倚断珠栊。

不信屏山有万重。如今春去反惆怅,枉赋惊鸿。

舞罢回风。莫揾霞绡泣落虹。

(0)

鹧鸪天·其三

纨素尘昏泪墨乾。袖中书字已三年。

凭阑枉送伤春目,满路风花不耐看。

归信断,见时难。卷衣深坐拊琴叹。

销魂又到黄昏后,一尺帘波漾暮寒。

(0)

锯解令·其二

海棠娇靥殢春红,剪绛蜡、宵沉睡浅。

碧城青雀不飞回,尽泫断、恨眉醉眼。曲阑凭晚。

凄绝秦筝雁短。

霞笺缄泪寄相思,莫絮问、认巢语燕。

(0)

西溪子·其三

犀枕睡痕春在。眉样薄侵山黛。竟床花,香梦远。

魂堪断。拢翠步摇金颤。帘影小红楼。罢梳头。

(0)

春风袅娜.试晴又雨,更倚云月自度腔寄意

被盲风痴雨,断送清明。花有泪,鸟无声。

敞兰帷逗取,夕曛朝爽,柱鸾低翅,筝雁收翎。

步屧芳郊,湔裙南浦,沁损芹泥三两星。

鸭睡香销窣帘影,箫稀饧冷少人行。

寒重春深梦浅,三分过二,已惊见、绿密红零。

呼娇燕,语流莺。衔将坠影,扶上山屏。

凤子鬼魂,与招沈魄,杜鹃啼血,黏住余馨。

芳菲垂尽,叹年年三月,佳时易逝,难遇长晴。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