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岁祗园致郁攸,经营深意缅前猷。
固知一切有为法,作如是观无可留。
尽洗何妨万缘净,重提依旧四禅脩。
从兹法雨霏金地,泽润苍生百亿秋。
阅岁祗园致郁攸,经营深意缅前猷。
固知一切有为法,作如是观无可留。
尽洗何妨万缘净,重提依旧四禅脩。
从兹法雨霏金地,泽润苍生百亿秋。
这首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重修德寿寺落成诗以纪事》。诗中充满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与对重修寺庙的感慨。
首句“阅岁祗园致郁攸”,描绘了岁月流转,祗园(佛教圣地)因时间的推移而显得有些沉寂。接着“经营深意缅前猷”表达了在重修寺庙时深思熟虑,缅怀先贤的智慧和努力。
“固知一切有为法,作如是观无可留。”这两句引用了佛教中的观点,认为世间万物皆是无常,不应执着于任何事物,应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世间的一切。
“尽洗何妨万缘净,重提依旧四禅修。”诗人表达了通过清净心灵,去除杂念,重新回归到修行的道路上,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最后,“从兹法雨霏金地,泽润苍生百亿秋。”寓意着佛法如同甘霖般滋润大地,惠及众生,带来长久的福祉。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弘历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重修寺庙这一善举的喜悦与期待,以及对佛法能普渡众生的美好愿景。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考槃在阿,硕人之薖。独寐寤歌,永矢弗过。
考槃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徵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薄云韬日不成晴,野水通池渐欲平。
绿叶忽低知鸟立,青萍微动觉鱼行。
醉游放荡初何适,睡起逍遥未易名。
忽遇湖边隐君子,相携一笑慰馀生。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