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考槃》
《考槃》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考槃在阿,硕人之薖。独寐寤歌,永矢弗过。

考槃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kǎopán
xiānqín / shījīng

kǎopán[1]zàijiànshuòrénzhīkuān
mèiyányǒngshǐxuān

kǎopánzàiāshuòrénzhī[2]。
mèiyǒngshǐguò

kǎopánzàishuòrénzhīzhóu
mèi宿yǒngshǐgào

注释
考槃:盘桓之意,指避世隐居。
一说指扣盘而歌。
考,筑成,建成。
槃,架木为屋。
一说“考”是“扣”的假借字;“槃”通“盘”,指盛水的木制器皿。
涧:山间流水的沟。
硕人之宽:隐士宽阔的居处。
硕人,大人,美人,贤人。
本指形象高大丰满的人,不仅指形体而言,更主要指人道德高尚。
此指隐者。
宽,心宽。
一说貌美。
独寤寐言:独睡,独醒,独自言语。
指不与人交往。
寤,睡醒;寐,睡着。
永:永久。
矢:同“誓”。
弗谖:不忘却。
阿:山阿,大陵,山的曲隅。
一说山坡。
薖:“窠”的假借字,貌美,引申为心胸宽大。
一说同“窝”。
歌:此处作动词,歌唱。
永矢弗过:永远不复入君之朝。
一说永不过问世事。
过,过从,过往。
陆:高平之地。
一说土丘。
轴:本义为车轴,此处指中心。
一说明智,或说进展,或说美好的样子,或说盘桓不行貌。
弗告:不以此乐告人。
一说不哀告、不诉苦。
注释2

⑴考盘(pán磐):盘桓之意,指避世隐居。一说盘为木盘。

⑵硕人:形象高大丰满的人,不仅指形体而言,更主要指人道德高尚。宽:心宽。一说貌美。

⑶寤:睡醒;寐:睡着。寤寐连用,即过日子。

⑷矢:同“誓”。谖(xuān宣),忘却。

⑸阿:山阿,山的曲隅。一说山坡。

⑹薖(kē科):貌美,引为心胸宽大。

⑺过:失也,失亦忘也。

⑻陆:高平曰陆。一说土丘。

⑼轴:徘徊往复,自由自在。一说美貌。

⑽告:哀告,诉苦。

翻译
筑成木屋山涧间,贤人居住天地宽。独眠独醒独自言,永记快乐不言传。
筑成木屋山之坡,贤人居如安乐窝。独眠独醒独自歌,绝不走出这山阿。
筑成木屋在高原,贤人在此独盘桓。独眠独醒独自宿,此中乐趣不能言。
译文

远离尘嚣隐居到山涧之畔,伟岸的形象啊心怀宽广。即使独身孤零零地度日,誓不违背隐居的高洁理想。远离世俗隐居到山岗之上,伟岸的形象啊心神疏朗。即使独身冷清清地度日,誓不忘记隐居的欢乐舒畅。远离喧闹隐居到黄土高丘,伟岸的形象啊心志豪放。即使独身静悄悄地度日,誓不到处哀告不改变衷肠。

赏析

这是一首隐士的赞歌。题目就包涵着赞美的意思。《毛传》说:“考,成;槃,乐。”朱熹《诗集传》引陈傅良的说明:“考,扣也;盘,器名。盖扣之以节歌,如鼓盆拊缶之为乐也。”黄熏《诗解》说:“考槃者,犹考击其乐以自乐也。”总之,题目定下一个愉悦赞美的感情调子。

全诗分三章,变化不大,意思连贯。无论这位隐士生活在水湄山间,无论他的言辞行动,都显示畅快自由的样子。诗反复吟咏这些言行形象,用复沓的方式,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此诗集中描写两个内容。一个内容是隐士形象。“硕人”一词,本身就带有身体高大与思想高尚双重含义。全诗反复强调“硕人之宽”“硕人之薖”“硕人之轴”,突出“宽”“薖”“轴”,实际上表示隐士的生活是自由舒畅的,心胸是宽广高尚的。他远离浊世,又使浊世景仰。因此,这个隐士虽然隐居山间水际,但仍然是受人们敬重仰羡的社会人。隐士是贤者,处身于穷乡僻壤。硕人是隐士,是贤者,是有高尚思想宽广胸襟的伟人,对此诗歌反复吟咏,诗内诗外,都得到表现。诗中描写的另一个内容,是隐居的环境。“考槃在涧”“考槃在阿”“考槃在陆”,无论在水涧、山丘、高原,都是人群生活较少的地方。隐士之所以叫做隐,当然并不仅仅在于远离社会生活。虽说前人有“大隐于朝,中隐于市,小隐于野”的说法,在朝廷、市井之中做隐士不是不可以;不过,一般说来,隐士大多数指远离人群集中活动的范围,到山林、水际、海岛等较荒僻地方去生活的一批人。隐士也可以说是自愿从社会中自我放逐者。诗歌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把隐居的环境写得幽静雅致。山涧、山丘、黄土高坡,都不涉一笔荒芜、凄凉、冷落,反而成为一个符合隐士所居的幽雅环境。那么,贤良的隐士在幽雅的环境中,就如鱼得水,散步、歌唱、游赏,自得其乐,舒畅自由。于是,隐居之乐也永远不能忘却,更不想离去了。贤人、幽境、愉悦三者相结合,强烈地表达出硕人的隐居,是一种高尚而快乐的行为,是应该受到社会尊重赞美的。

诗歌每章一韵,使四言一句,四句一章的格式,在整齐中见出变化。全诗以山涧小屋与独居的人心境对照,木屋虽小,只感觉天地之宽。环境之美,留恋不出,尤其是一“独寐寤言”的勾勒,境界全出,在自我的天地之中,独自一人睡,独自一人醒,独一个人说话,早已是恍然忘世,凸现出一个鲜明生动的隐者形象。作笔的简练,选项取的镜头之典型,人物是呼之欲出,境之耐人寻,确有妙处。

鉴赏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诗歌《诗经》中的作品,从语境和风格来看,属于早期的民间口诣。诗中“考槃”可能指的是一种仪式,即通过观察特定物品(如槃樨)进行占卜或确定某事。在这里,“考槃”被用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如涧、阿、陆,可能象征着对未来、决策的探询和思考。

“硕人之宽”、“硕人之薖”、“硕人之轴”中的“硕人”可能指的是拥有力量或智慧的人,而“宽”、“薖”、“轴”则可能象征着不同事物的状态或者特质。这三句表达了对不同情境下坚定信念和决策的赞美。

“独寐寤言”、“独寐寤歌”、“独寐寤宿”中的“独寐寤”可能表示一个人在孤独中醒悟到某种真理或决心,而“永矢弗谖”、“永矢弗过”、“永矢弗告”则表达了对这个觉悟或决心的坚持和承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重复的结构和节奏,传递了一种坚定不移、无论处于何种环境都要保持初心和信念的情感。这样的主题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反映了人们对于忠诚和承诺的重视。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王氏小桃源

一簇林塘隐者栖,天然画出武陵溪。

循墙流水湾湾曲,匝屋桃花树树低。

春雨闭门山犬吠,炊烟隔竹午鸡啼。

幽深直待秦人避,但恐渔郎自路迷。

(0)

春登永安寺

宿雨忽开雾,凭高散旅愁。

野烟啼翠鸟,庭草卧青牛。

怪石尖于剑,长杉高过楼。

尚怀登绝顶,东北望杭州。

(0)

男儿生明世

男儿生明世,学礼仍学诗。

礼以知揖让,诗可知盛衰。

上辅明主圣,下救斯民愚。

坐食万钟禄,出驾驷马车。

否则居岩邱,高卧秋风庐。

谈笑理蓑笠,独钓西江鱼。

(0)

秋日杂兴

飞楼上倚泬寥天,野色荒凉万井烟。

落日荷花白舫外,西风桂树画阑边。

明妃夜泣琵琶月,宛马秋肥苜蓿田。

千古河山几争战,一登高处一潸然。

(0)

赋得秦淮送宋仲珩

春涨晓沄沄,空明澹孤屿。

中流送行舟,绿波渺南浦。

鸥从青镜下,人立沧溟语。

素縠漾凉飙,圆纹散疏雨。

桃叶怀旧题,后庭歌吊古。

因之寄离情,前洲采芳杜。

(0)

感衷二十四韵

贡赋通重译,耕桑被九垓。

欻惊氛膋满,不谓岁时催。

丞相兴师出,纶音降使开。

紫泥封五采,黄道绕三台。

烨烨宣光业,桓桓李郭才。

阵云连朔野,庙略定风埃。

香糯江南饷,葡萄垄右醅。

马群金匼匝,毳帐雪毰毸。

剑动彭城溃,珠还甓社来。

长驱危破竹,密令疾衔枚。

王者征无战,群雄势欲摧。

忽闻君命召,竟勒将旗回。

中夏捐鸡肋,清朝隐鸩媒。

义声从此逝,锐气一时灰。

天迥威弧弛,城孤画角哀。

火狐翻啸聚,海鳄复喧豗。

款附真遗患,除封实戏孩。

民情犹耿测,天讨尚徘徊。

忧愤飞神爽,疮痍映泪腮。

衮衣徒倚注,肉食自舆佁。

河汉明如洗,昆仑岂易颓。

孰矜黄鹄志,羞上野鹰台。

微效宁无念,篇诗信漫裁。

霜晴野空阔,独立望蓬莱。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