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断慈恩塔,归来履道坊。
耆英真率社,少尹钓游乡。
子可传汾曲,甥能述渭阳。
如闻无恙日,治冢建祠堂。
占断慈恩塔,归来履道坊。
耆英真率社,少尹钓游乡。
子可传汾曲,甥能述渭阳。
如闻无恙日,治冢建祠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挽顾君任倅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亲朋好友的牵挂。
"占断慈恩塔,归来履道坊。"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返回家乡后,对当地的地标——慈恩塔进行了参拜,然后回到自己熟悉的街道上散步。这不仅是对故土的一种缅怀,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
"耆英真率社,少尹钓游乡。"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参与当地老年人的集会,并与年轻时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共同游历故乡。这表明诗人对故土的深厚情感,以及他渴望回到过去那种纯朴无忧的生活。
"子可传汾曲,甥能述渭阳。" 这两句提到了家中后代能够继承父亲的学问和才能,而侄子(哥哥的儿子)也能够叙述古代贤人王苍在渭阳的故事。这显示了诗人对家族文化传承的自豪和期待。
"如闻无恙日,治冢建祠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家中的每一天都能够平安无忧,并且对于祖先墓地进行妥善管理,同时建立宗庙以供奉祖先。这是对家族和传统的尊重,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渴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诗人返乡后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深情,以及对家风延续和家族安康的美好愿景。
一成坯,再成英,一再曲折山以名。
注川曰溪,注溪曰谷,溪行谷行水声复。
蓝舆背山始入山,水声已往何时还。
未登醉翁亭,先翻醉翁操,山禽飞还水禽噪。
言寻醉翁石,更诵醉翁文。
醉翁宾客不可见,山石欲雨溪生云。
咄哉文字亦有灵,能使此山此水无余情。
我观翁时值梅喜且惊,犹复夭矫屈曲如龙形。
醉翁琴,琴喑喑,乃知醉翁待我成古今。
我歌一篇翁赏心,滁山高绝滁水深。
重来君有搀先卜,灯唇昨宵如语。
问讯东湖,年时柳色,犹剩烟中残缕。英游俊侣。
叹范蠡船遥,黄公垆阻。
一曲南庄,更无人过白云坞。乾坤总成逆旅。
化儿多戏剧,颠倒谁谱。
风掩閒门,冰凘老砚,绝代空吟贫女。淹留未许。
早岁晚天寒,又催津鼓。别梦依依,小楼窗日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