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栖霞寂照庵僧云渺》
《和栖霞寂照庵僧云渺》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萧然一世外,所乐有谁同。

宴坐能忘老,斋蔬不过中。

无心为佛事,有客问家风。

笑谓西来意,虽空亦不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ázhàoānsēngyúnmiǎo
sòng / wángānshí

xiāoránshìwàisuǒyǒushuítóng

yànzuònéngwànglǎozhāishūguòzhōng

xīnwèishìyǒuwènjiāfēng

xiàowèi西láisuīkōngkōng

注释
萧然:超脱的样子。
一世外:尘世之外。
所乐:感到的乐趣。
有谁同:有人分享。
宴坐:静坐。
忘老:忘记年龄。
斋蔬:素食。
不过中:足够简单。
无心:无意。
佛事:佛教活动。
家风:家族或个人的作风。
西来意:来访者的意图。
虽空:表面上看是空的。
不空:实际上并不空虚。
翻译
超脱尘世,无人共享这份乐趣。
静坐之中,忘记岁月流逝,粗茶淡饭足矣。
无需刻意追求佛法之事,有访客询问我家风范。
笑着告诉他,你的来意我理解,虽然看似空无,实则充满意义。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生活状态。首句"萧然一世外,所乐有谁同"表达了诗人与世隔绝,享受独自宁静时光的心境,寻求共鸣者却难以找到。接着"宴坐能忘老,斋蔬不过中"则写出了诗人在自然界中安坐,能够忘却年华的流逝,而对饮食之物亦不贪多,只求温饱即可。

第三句"无心为佛事,有客问家风"显示了诗人虽身处佛庵,但内心并无修行佛法之意。外人或许会询问其家庭的风俗习惯,反映出诗人与世间的联系依然存在。

最后两句"笑谓西来意,虽空亦不空"中,“西来意”可能指的是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精神内涵。诗人以笑容对待这种询问,表明虽然看似为空洞,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是丰富而非空虚的。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的日常生活和心境,展现了其超然物外、自在悠然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赠汉阳隐者

当年不出世,知子餐霞人。

乐道复安土,遗荣长隐身。

蘅茅古林曲,粳稻清江滨。

桂棹为渔暇,荷衣禦暑新。

款颜行在役,幽兴惜今晨。

分手天涯去,再来芳杜春。

(0)

送李九归河北

文武资人望,谋猷简圣情。

南州初卧鼓,东土复维城。

寄重分符去,威仍出阃行。

斗牛移八座,日月送双旌。

别恋瞻天起,仁风应物生。

伫闻收组练,锵玉会承明。

(0)

奉和圣制登朝元阁

六合纡玄览,重轩启上清。

石林飞栋出,霞顶泰阶平。

拂曙銮舆上,晞阳瑞雪晴。

翠微回日驭,丹巘驻天行。

御气升银汉,垂衣俯锦城。

山通玉苑迥,河抱紫关明。

感物乾文动,凝神道化成。

周王陟乔岳,列辟让英声。

(0)

送裴頔侍御使蜀

柱史才年四十强,须髯玄发美清扬。

朝天绣服乘恩贵,出使星轺满路光。

锦水繁花添丽藻,峨嵋明月引飞觞。

多才自有云霄望,计日应追鸳鹭行。

(0)

送费秀才归衡州

南望潇湘渚,词人远忆家。

客心随楚水,归棹宿江花。

不畏心期阻,惟愁面会赊。

云天有飞翼,方寸伫瑶华。

(0)

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

偶与息心侣,忘归才子家。

玄谈兼藻思,绿茗代榴花。

岸帻看云卷,含毫任景斜。

松乔若逢此,不复醉流霞。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