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鹇》
《白鹇》全文
明 / 刘宗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何处清声破晓岚,霜衣缟带两毵毵。

非关日暖春将昼,知为风柔土向南。

逸翮起来初伏枕,閒情会得早抽簪。

仙踪若便还山去,秦望峰头好结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白鹇在清晨的雾气中展翅飞翔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白鹇的美丽与自由。首句“何处清声破晓岚”描绘了清晨时分,白鹇的啼鸣打破了雾气的宁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霜衣缟带两毵毵”通过比喻,将白鹇的羽毛比作霜雪和洁白的丝带,形象地表现了其羽毛的洁白与轻盈。

“非关日暖春将昼,知为风柔土向南”两句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暗示了白鹇飞翔的原因,既不是因为温暖的日光,也不是因为春天的到来,而是因为柔和的春风引导着它向南方飞行。这种巧妙的构思,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赋予了白鹇飞翔行为更深的意义。

“逸翮起来初伏枕,閒情会得早抽簪”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白鹇飞翔的姿态和诗人对这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白鹇飞翔时的轻盈姿态仿佛是诗人内心闲适情感的投射,而“早抽簪”则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最后,“仙踪若便还山去,秦望峰头好结庵”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像白鹇一样,能够在山林间自由飞翔,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整首诗通过对白鹇飞翔场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刘宗周

刘宗周
朝代:明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猜你喜欢

兵要望江南·其八占虹霓第七

白赤虹,单见色无双。

如气冲天或横过,蚩尤旗号动戈枪,起处必为殃。

(0)

兵要望江南·其六占气第四

高空现,拂拂又微微。

透阙轻笼烟叆叆,一般黄气色依依,庆贺两朝期。

(0)

兵要望江南·其二十一委任第一

统军帅,职爵受皇恩。

莫以暂时轻赏罚,休生外意信奸人,叛智怎成名?

(0)

石头松

出石雄委迥,樛林况莫同。

翠含烟霭外,闰布雪霜中。

影撼千溪月,声联五叶风。

妙音传药峤,天下定真宗。

(0)

南楼·其二

徙倚高楼夜色残,故人聊得罄交欢。

千林日落晴偏雨,五月云深暑亦寒。

诘曲断岩飞鸟度,参差倒影过江看。

惭予浪著登山屐,酒罢豪吟兴未阑。

(0)

回波乐·其六十八

父母生儿身,衣食养儿德。

暂托寄出来,欲似相便贷。

儿大作兵夫,西征吐蕃贼。

行后浑家死,回来觅不得。

儿身面向南,死者头向北。

父子相分擘,不及元不识。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