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见南山,喜逐松径行。
穷高欲极远,始到白云亭。
长山绕井邑,登望宜新晴。
州渚曲湘水,萦回随郡城。
九疑千万峰,嵺嵺天外青。
烟云无远近,皆傍林岭生。
俯视松竹间,石水何幽清。
涵映满轩户,娟娟如镜明。
何人病惛浓,积醉且未醒。
与我一登临,为君安性情。
出门见南山,喜逐松径行。
穷高欲极远,始到白云亭。
长山绕井邑,登望宜新晴。
州渚曲湘水,萦回随郡城。
九疑千万峰,嵺嵺天外青。
烟云无远近,皆傍林岭生。
俯视松竹间,石水何幽清。
涵映满轩户,娟娟如镜明。
何人病惛浓,积醉且未醒。
与我一登临,为君安性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大自然中的体验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向往。开篇“出门见南山,喜逐松径行”即设定了一个清新的画面,诗人走出家门,看到南边的高山,就沿着松树的小路前行,表达了一种喜悦和自由的情感。
随后,“穷高欲极远,始到白云亭”,诗人追求登高望远,最终来到了名为“白云”的亭子,这里的“穷”字用得好,既有探索极致的意味,也透露出对自然之美的不懈追求。
下片“长山绕井邑,登望宜新晴。州渚曲湘水,萦回随郡城”,则描写了一个完整的地理环境:连绵的高山环抱着居民的集镇(井邑),诗人在高处眺望,适逢天气清新;而河流蜿蜒曲折,伴随着古老的城池。这里的“宜新”和“萦回”,生动地描绘了山水间的静谧与柔美。
再往下,“九疑千万峰,嵺嵺天外青。烟云无远近,皆傍林岭生”,则是对山势的壮观描述和对自然之神秘感受的表达。山峰连绵,无尽如海;“九疑”、“千万峰”用来形容山的层叠与众多,而“嵺嵺天外青”则表现了山色与天相接,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烟云在这里没有远近之分,都生长于林间和岭上,增添了一种神秘而自然的气氛。
紧接着,“俯视松竹间,石水何幽清”,诗人低头俯瞰,从松竹之间望去,看到石头与流水相连,显得异常幽静。这里的“俯视”、“何幽清”都在强调一种宁静和安详。
随后,“涵映满轩户,娟娟如镜明”,则写到了室内景象,窗棂间透射进来的光线把整个空间照得明亮而洁净,犹如一面清澈的镜子。诗人用“涵映”、“娟娟”来形容光线和空间,生动传神。
最后,“何人病惛浓,积醉且未醒。与我一登临,为君安性情”,则是一种对酒精美好感的抒发。诗中提到有人饮酒过度,沉迷其中而不自知,而诗人却邀请这种状态的朋友一起登临山亭,以此来平复他们的情绪,寻找内心的安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
行尽山岭头,欢喜入乡关。
忆昨冒雨去,寒涩亦多端。
自登粮纲船,出入狗窦宽。
水涨泊无岸,水落浅凑滩。
直待风水顺,摇橹离江湾。
虺蜴微细物,托龙逞神奸。
篙工精祷罢,顷刻过千山。
脱或小不契,风波生坐间。
窜身辄拘滞,伍哙仍比顽。
疑虑狐涉冰,进退羊触藩。
仅得黄义叟,可与话岁寒。
论文消永日,长歌当夜阑。
传闻白水发,川途阻瀰漫。
余益动归心,掉首辞弯跧。
怅怀陶靖节,不肯效一官。
况为太仓鼠,蚕食殊未安。
肩舆走泥涂,仆夫愁险艰。
附舟计已左,且复行路难。
见几恨不早,兴尽而知还。
明朝得善达,那假生羽翰。
稚子争候门,细君捲帘看。
真乐未渠央,茅檐共团圞。
尚论数千岁,窥管才一斑。
稍定理残编,补缀令可观。
尚友天下士,博约加雕钻。
游谈苦无味,素手空厚颜。
底事通神明,至理吾岂悭。
设有无父国,而后不可干。
但患志匪坚,作诗镵肺肝。
《喜入杉岭》【宋·李吕】行尽山岭头,欢喜入乡关。忆昨冒雨去,寒涩亦多端。自登粮纲船,出入狗窦宽。水涨泊无岸,水落浅凑滩。直待风水顺,摇橹离江湾。虺蜴微细物,托龙逞神奸。篙工精祷罢,顷刻过千山。脱或小不契,风波生坐间。窜身辄拘滞,伍哙仍比顽。疑虑狐涉冰,进退羊触藩。仅得黄义叟,可与话岁寒。论文消永日,长歌当夜阑。传闻白水发,川途阻瀰漫。余益动归心,掉首辞弯跧。怅怀陶靖节,不肯效一官。况为太仓鼠,蚕食殊未安。肩舆走泥涂,仆夫愁险艰。附舟计已左,且复行路难。见几恨不早,兴尽而知还。明朝得善达,那假生羽翰。稚子争候门,细君捲帘看。真乐未渠央,茅檐共团圞。尚论数千岁,窥管才一斑。稍定理残编,补缀令可观。尚友天下士,博约加雕钻。游谈苦无味,素手空厚颜。底事通神明,至理吾岂悭。设有无父国,而后不可干。但患志匪坚,作诗镵肺肝。
https://shici.929r.com/shici/plSQwCfE3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