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送高硁斋太仆东归》
《题画送高硁斋太仆东归》全文
明 / 倪元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亦在迷濛杳霭间,苍苔不点石烂斑。

闻今正少桑林雨,那遣烟云归泰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迷蒙缥缈的山水画卷,倪元璐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静谧。首句“亦在迷濛杳霭间”,描绘了画面中雾气缭绕、若隐若现的景象,仿佛置身于一片朦胧之中,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接着,“苍苔不点石烂斑”一句,通过对比苍苔的生机与岩石的沧桑,展现了自然界生命力与时间痕迹的交织,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顽强。

“闻今正少桑林雨”,诗人似乎在想象中听到当下缺少了桑林之雨的声音,这不仅是一种听觉上的描述,更蕴含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当前环境的一种忧虑或感慨。最后,“那遣烟云归泰山”,表达了诗人希望烟云能回到泰山的愿望,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可能寄托了对某种理想状态或精神归宿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邃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和哲思。

作者介绍
倪元璐

倪元璐
朝代:明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至户、礼两部尚书,书、画俱工。倪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元璐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弘光时,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廷赐谥文贞
猜你喜欢

登山联句

山腰同坐看云生,袖拂长松醉眼明。

天地有情客我辈,古今无计避诗名。

丁丁隔垄闻樵斧,默默何人对石枰。

多病不禁空翠湿,振衣犹自履峥嵘。

(0)

和吊梅宛陵诗韵

诗垒犹传草木馨,烟云长锁旧池亭。

魂游宛下空秋月,客散河阳几曙星。

昆体战降孤帜赤,都官名重一衫青。

晚生欲附宣州派,惭愧牛辕逐凤輧。

(0)

下纹溪过渡调士敬

肩舆出山星已繁,寒月堕影金波翻。

钟声木杪寺门远,灯火渡头人语喧。

浅滩阁舟弄水戏,曲坞问路随乡言。

人生此乐亦不易,风景何如君故园。

(0)

八月九日醉书·其十六

坐看凉月下疏棂,有客凭阑醉不胜。

独喜小童知句涩,屡将新火为添灯。

(0)

涵碧亭八咏·其七夕照鸢飞

斜阳过亭西,纵目随所适。

何处一鸢来,飞飞破晴碧。

(0)

涵碧亭八咏·其六松径秋声

四山黄落时,夹路松涛起。

中含太古声,能清管弦耳。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