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全文
唐 / 元万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象辂初乘雁,璇宫早结缡。

离元应春夕,帝子降秋期。

鸣瑜合清响,冠玉丽秾姿。

和声跻凤掖,交影步鸾墀。

(0)
注释
象辂:装饰有大象图案的车驾,象征尊贵。
初乘:初次乘坐。
雁:可能指代行列整齐,也可能指婚礼中的雁为礼物,象征忠贞。
璇宫:华丽的宫殿,常用来形容帝王的居所。
结缡:古代结婚时系在新娘身上的佩巾,借指结婚。
离元:离开宫廷,这里指天子离开以参加婚礼。
应春夕:顺应春天的夜晚,春天常与生机、开始相关联。
帝子:天子的女儿,即公主。
降秋期:在秋天的时候降临或举行婚礼,秋常寓意收获、成熟。
鸣瑜:玉石相碰发出的声音,比喻美好的品德或和谐的氛围。
合清响:声音清澈悦耳,和谐地共鸣。
冠玉:头戴美玉,形容人容貌俊美。
丽秾姿:美丽的浓艳姿态,形容女子貌美。
和声:和谐的音乐声。
跻凤掖:步入像凤凰翅膀一样华丽的宫殿侧廊,‘凤掖’比喻宫殿的华丽部分。
交影:身影交错,形容动作优雅协调。
步鸾墀:走在雕刻着鸾鸟的台阶上,‘鸾墀’特指皇宫的台阶,象征高贵。
翻译
乘坐着装饰有大象图案的车驾初出发,宫殿里早已准备好婚礼的仪式。
天子顺应春天的夜晚离开宫廷,公主在秋天的时节降临人间。
珍贵的玉石佩饰相碰发出清脆声响,头戴美玉更显其华美容姿。
和谐的音乐声中她步入凤凰翅膀般华丽的宫殿侧廊,交映的身影轻步走在雕刻着鸾鸟的台阶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家的盛大婚礼,通过对比象征性的细节和自然景观,展现了贵族婚姻的庄重与祥瑞之气。开头两句“象辂初乘雁,璇宫早结缡”以象征性的语言,形容太子迎娶公主的场面,如同神话中的仙境一般,象舆代表皇家威仪,而“雁”则是吉祥之鸟,预示着婚礼的纯洁与和谐。

第三句“离元应春夕,帝子降秋期”通过季节的变化,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以及这场婚姻对于国家而言的重大意义。太子的身份(帝子)以及秋天这个时节,都暗示了一种成熟与果决的气氛。

接下来的两句“鸣瑜合清响,冠玉丽秾姿”则通过对比音响和装饰,形容新娘的美丽与高贵。新娘佩戴的玉石首饰不仅体现了她高贵的身份,也象征着纯洁无暇。

最后两句“和声跻凤掖,交影步鸾墀”通过对比音乐和舞蹈,再次强调了婚礼的庄重与祥瑞之气。新人在这庄严而美好的氛围中共同迈出了他们新的生活道路。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语言和巧妙的意象,描绘了一幅中国古代皇室婚礼的壮丽画卷,让人仿佛能够听到那庄重的音乐、看到那华丽的装扮,以及感受到那弥漫的喜庆之气。

作者介绍

元万顷
朝代:唐

[唐](公元?年至约六八九年)字不详,洛阳人。生年不详,约卒于唐武后永昌元年。[1] 。乾封中,(公元六六七年)从李积征高丽,为辽东总管记室。尝奉令作文檄高丽,有讥高丽不知守鸭绿之险语。高丽遂移兵固守鸭绿,官军不得入,万顷坐是流于岭外。遇赦还,拜著作郎时武后讽高宗召诸文士论撰禁中,万顷与选。朝廷疑议表疏,皆密使参处,以分宰相权。时号“北门学士”。武后临朝,迁凤阁舍人,寻擢凤阁侍郎。万顷素与徐敬业兄弟友善,因为酷吏所陷,配流岭南而死。
猜你喜欢

未晓出城陪州长考功李员外祷雨大悲禅刹

城上繁星五鼓初,江皋申祷访精庐。

林回半隐翔鸳刹,野阔平飞画隼旟。

十地真容陪合掌,百城甘澍待随车。

先秋闵雨农心乐,宜在麟编直笔书。

(0)

诏下有感

釐席思贤久,公车下诏新。

金酬燕市骨,蒲裹汉家轮。

署行乡论秀,观光国有宾。

台招能赋客,关识卖符人。

三府催偕计,诸儒待聘珍。

掞天持笔距,连袂照袍银。

丹穴皆来凤,灵渊群跃鳞。

请行多下客,答策有平津。

荣路争高足,孤生最滥巾。

一鸣方及旦,六律肯遗春。

类鹄犹烦刻,成龙不惧真。

纵无清夜诵,犹继壤歌民。

(0)

次巩县

昔走成周道,春风尚落花。

今驰河内传,秋日正临霞。

山色依前绿,颠毛只是华。

见迎多故吏,衰壮两惊嗟。

(0)

岁晏感怀寄吴侍郎

百虑静相寻,萧萧芳岁阴。

感君辞剧日,休我冒荣心。

历块疲东道,巢枝忆故林。

霜毛秋更短,持底受华簪。

(0)

久客怀故里

汉枌遗产接东陂,舒啸行吟失旧期。

岭上孤猿惊别久,山中芳草怨归迟。

鲋波希润宁堪待,龙断求丰忍自欺。

负郭已荒金未佩,天涯浩叹满隆墀。

(0)

时余不得预会戏成二韵

笔阵谈锋醉幕天,遥知三俊共周旋。

据鞍旧将曾销髀,不得行间左执鞭。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