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祀南郊殷荐陈,铏笾依古制更新。
一阳资始月才朔,六琯均调岁复春。
昭格敢云歆上帝,敉宁端藉任元臣。
维扬我武邀灵贶,即看书勋阁起麟。
寅祀南郊殷荐陈,铏笾依古制更新。
一阳资始月才朔,六琯均调岁复春。
昭格敢云歆上帝,敉宁端藉任元臣。
维扬我武邀灵贶,即看书勋阁起麟。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乾隆皇帝在冬至时节南郊祭祀的情景。首句“寅祀南郊殷荐陈”,点明了祭祀的时间和地点,以及祭祀的隆重与虔诚。接下来,“铏笾依古制更新”一句,既体现了对传统祭祀仪式的尊重,又暗示了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有所创新。
“一阳资始月才朔,六琯均调岁复春”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节气变化来象征国家的新生与繁荣,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其中,“一阳”指的是冬至日之后的第一个阳气开始增长的日子,“六琯”则可能是指古代用来调节音律的乐器,这里借以比喻国家治理的和谐与有序。
“昭格敢云歆上帝,敉宁端藉任元臣”两句,表达了对上天的敬畏以及对朝廷大臣们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角色的认可。通过“昭格”(显明地表达)和“任元臣”(信任并依靠大臣),展现了君主与臣民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
最后,“维扬我武邀灵贶,即看书勋阁起麟”两句,表达了通过军事力量(“维扬我武”)来祈求神灵的保佑(“邀灵贶”),并期待建立功勋的记录(“书勋阁起麟”)。这里的“麟”通常被视为祥瑞之兽,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君主的英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乾隆皇帝对祭祀活动的重视,也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军事力量以及与神灵沟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作为一位文治武功兼备的帝王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