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辞梁地,中秋出夏台。
醉行燕市月,留滞菊花杯。
日暮千行泪,天寒一雁来。
亦知张季子,不为食鲈回。
仲夏辞梁地,中秋出夏台。
醉行燕市月,留滞菊花杯。
日暮千行泪,天寒一雁来。
亦知张季子,不为食鲈回。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答何子问讯三首(其二)》。诗中,诗人描绘了从仲夏到中秋的时间流转和个人情感的变化。他描述了自己在仲夏离开梁地,中秋时分又身处夏台,表达了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在燕市的夜晚,他醉酒独行,陪伴他的只有月色和菊花酒,暗示了孤独与怀乡之情。
"日暮千行泪"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和离别之痛的深深哀愁,"天寒一雁来"则以孤雁入诗,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最后,诗人借用张季子的典故,表示即使面临困境,也不会像张翰那样因口腹之欲而放弃理想,表达了坚韧不屈的人格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坚韧的人生观。
行路难,行路难,行路之难何处无,险阻未有如江湖。
今之江湖与古殊,自古在昔皆坦途。
今人何巧古人愚,人网自密天网疏。
一关才过五十里,一税又设十里馀。
我行已过四十日,一日数处相盘纡。
关吏当关猛如虎,牙爪更有群儿徒。
截江一喝布帆落,搜查细及瓶与壶。
岂是讥诃诘奸宄,要弄狡狯穷锱铢。
取盈未盈行不得,欲行又惮追亡逋。
一网打尽复一网,入网那得珊瑚珠。
脂膏虽尽有皮骨,一一要向官家输。
取一取二那忍说,三四更在吏与胥。
吏胥虽富民何辜,鲜衣怒马称大夫,饱侵官帑为私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