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一曲子,腊月二十五。
唱高和得齐,大棒揸出去。
云门一曲子,腊月二十五。
唱高和得齐,大棒揸出去。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宗演的作品,名为《偈颂三十二首》中的第十一首。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种音乐场景,似乎是在描述云门寺(一处佛教禅宗道场)在腊月二十五日进行的活动。"云门一曲子"可能指的是寺庙里的音乐演奏,"腊月二十五"点明了时间背景。"唱高和得齐"表达了僧人们合唱时声音和谐一致,"大棒揸出去"则可能是比喻,意味着他们的歌声有力而整齐,如同棒槌击出的节奏,形象生动。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禅意,通过日常音乐活动展现了僧人们的修行状态和集体精神,体现了禅宗注重当下、齐心协力的精神境界。
长淮浪平风暂息,万里云消楚天碧。
东方月出海门宽,浩浩清河黯无色。
楼船伐鼓顺下流,今夕何夕当中秋。
金绳转影素华满,卸帆且作须臾留。
夜深人家市声静,我独高吟众船听。
思夺梁园席上才,气压南楼座中兴。
百年此夜不多好,人世浮云何足道。
虽有乡心自感伤,能无樽酒相倾倒。
人间清景不可并,杯当暂辍歌亦停。
翻思年年看月伴,如今落落如晨星。
此怀此念谁能识,苕水东头静居客。
为渠写作看月诗,西方拟附南飞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