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无题后凡三首偶感燕太子丹事·其一》
《书无题后凡三首偶感燕太子丹事·其一》全文
元 / 王逢   形式: 七言律诗

火流南斗紫垣虚,芳草王孙思怆如。

淮潦浸天鱼有帛,塞庭连雪雁无书。

不同赵朔藏文褓,终异秦婴袒素车。

漆女中心漫于邑,杞民西望几踟蹰。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幅边塞景象,寓言性强,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火流南斗紫垣虚”暗喻烽火连天,战乱动荡,紫垣(皇宫)显得空虚无力。次句“芳草王孙思怆如”借王孙(贵族子弟)的意象,抒发了对国家和亲人的深深忧虑。

“淮潦浸天鱼有帛”写淮河洪水滔天,象征着战乱带来的苦难,鱼儿在水中挣扎,犹如帛书(信件)难以传递,暗示了音信阻隔。接下来的“塞庭连雪雁无书”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信息不通的悲凉,连大雁都因战事无法传递家书。

诗人通过“不同赵朔藏文褓,终异秦婴袒素车”这两句,将自己与历史上的悲剧人物赵朔(《史记·赵世家》中的人物,无辜被杀)和秦婴(秦王子婴,降汉后裸身乘车)相提并论,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无辜受难。

最后两句“漆女中心漫于邑,杞民西望几踟蹰”,“漆女”和“杞民”分别源自《左传》和《诗经》,都是忧患意识的象征。漆女心中充满忧虑,而杞国人民西望(可能指京城方向)却只能徘徊不前,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塞景象为背景,寓言手法丰富,情感深沉,展现了元末明初动荡时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人生感慨。

作者介绍

王逢
朝代:元   字:原吉   籍贯:元明间常州府江阴   生辰:1319—1388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猜你喜欢

以一缣寄范四弟

中原厌胡马,所至是贼窟。

念君空悬罄,何以备仓卒。

穷冬霜雪繁,欲救乃无术。

儿号君莫厌,婢怨君莫恤。

平生师颜子,于此见仿佛。

此缣君所知,自我机杼出。

(0)

印累累

印累累,绶若若,不如相逢一饷乐。

谷量牛马斗量珠,不如闭门细读平生书,居闲意气或有馀。

利害毫发过,不能以手援其躯。

风吹月明,落我庭树。宿乌夜惊,徐徐飞去。

昼夜有程,汝何不住。前畏弹射,后畏网罗。

孰视鸿鹄,云霄可摩。亦知人生,如意少不如意多。

富贵欲长保,执斧不见柯。

印累累如此,宿鸟飞去何。

(0)

弄花香满衣

艳红影里撷芳回,沾惹春风两袖归。

夹路露桃浑欲笑,不禁蜂蝶绕人飞。

(0)

经纶堂

我公大志在经纶,初向山房寄此身。

到老自全千丈节,调元曾转万家春。

青编勋业光终烂,翠琰文章久更新。

今古斯人常想慕,不应上垫雨中巾。

(0)

绣观音赞

观音妙智力,无刹不现身。

出自针缕间,神通亦如是。

光华五采备,成此六铢衣。

云髻冰雪衣,宝冠璎珞饰。

庄严行道相,步步妙莲花。

慈眼视众生,睟然见于色。

愿言瞻敬者,回顾逍遥人。

系缚本来无,何往非自在。

(0)

再赋孔雀鹦鹉二首·其一

孔雀来从海上村,参差脩尾灿金文。

素知肃穆鸾凰侣,不是喧卑鸡鹜群。

玄圃赤霄虽有志,碧梧翠竹正须君。

携持万里归吴越,怅望海山深处云。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