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公灵鹫曾听法,游戏人间知几生。
夏口瓮中藏画像,孤山月下认歌声。
翳消已觉华无蒂,矿尽今知珠自明。
远壑夕阳残雨后,一番飞絮满江城。
与公灵鹫曾听法,游戏人间知几生。
夏口瓮中藏画像,孤山月下认歌声。
翳消已觉华无蒂,矿尽今知珠自明。
远壑夕阳残雨后,一番飞絮满江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陈莹中左司自丹丘欲家豫章至湓浦而止余自九峰往见之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与友人陈莹中在灵鹫山听法的往事,以及对陈莹中从丹丘前往豫章途中停留湓浦的情景的回忆。
首句“与公灵鹫曾听法”,点明了诗人与陈莹中曾经一同在灵鹫山听法的经历,表达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修行经历。接下来,“游戏人间知几生”一句,以“游戏”二字形容人生,既体现了对生活的轻松态度,也暗含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夏口瓮中藏画像,孤山月下认歌声”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陈莹中在旅途中的情景。夏口瓮中的画像,象征着陈莹中内心的寄托;孤山月下的歌声,则可能是他内心情感的流露,或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翳消已觉华无蒂,矿尽今知珠自明”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生哲理。翳消华无蒂,意味着遮蔽消失,事物的本质得以显现;矿尽珠自明,比喻经过磨砺,内在的真我得以彰显。这两句诗富有哲理,寓意深刻。
最后,“远壑夕阳残雨后,一番飞絮满江城”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伤感的画面。远山、夕阳、残雨、飞絮,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离别或变化的意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还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久从市井役,百事废不理。
感君读书篇,惜此寒夜晷。
殷勤附灯烛,黾勉就图史。
逡巡揖虞夏,汗漫驰刘李。
斯文家旧物,早岁夙从事。
一从慕膻腥,中弃如敝屣。
今夕亦何夕,忽如旧游至。
终篇再三叹,推枕不成寐。
人生无百年,所欲知有几。
悬知未必得,奔走若趋市。
微言寄翰墨,开卷入心耳。
胡为弃不收,所逐在难觊。
南山莫将归,下访张夫子。
黍稷满秋风,蓬麻翳邻里。
君年三十八,三十有归意。
躬耕奉慈亲,未觉锄耰鄙。
读书北窗竹,酿酒南园水。
松菊半成阴,日有幽居喜。
客来时借问,问子何年起。
新求西溪石,更筑茆堂址。
但令三岁熟,此计行亦遂。
堂成不出门,清名满朝市。
庭鹊营巢初一枝,馀寒未便夹罗衣。
春风娜娜还吹霰,岁事骎骎已发机。
上国遨游谁信老,中年情味祇思归。
和诗应觉添新懒,过尽长空雁北飞。
君不见天高后土黄,变化出入唯阴阳。
旋凝细雾作飞雹,复遣震雷追日光。
可怜万物甚微细,坐听百变随颠僵。
深根固蒂无计遁,倏来忽返安能防。
平生未见实惊耳,稍远不知如隔墙。
君看歌舞醉华屋,下有累絷排两廊。
眼前苦乐尚悬绝,空中造化知有亡。
我居宛丘厌凝冱,雪翻海水填陂塘。
但知膏泽利牟麦,恣食饼饵真嘉祥。
山阳所记亦何事,有酒胡不尽一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