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南午,理事相谙更相互。
三门拈向灯笼头,休问他家觅归路。
日南午,理事相谙更相互。
三门拈向灯笼头,休问他家觅归路。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文准所作的《十二时颂》系列中的第六首。诗中以日常生活中的景象作为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对世间事理的洞察和理解。"日南午"象征着一天中最明亮的时候,寓意事物到了明了清晰的阶段。"理事相谙更相互"则强调了对事物本质的熟悉和相互关联性,如同在灯笼下看清事物的本质,无需过多追寻或询问他人的意见。
"三门拈向灯笼头"进一步深化了这个意象,可能指的是把握住关键,直指事物的核心。"休问他家觅归路"则劝诫人们不必在他处寻求答案,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道路,即内心的指引。整首诗寓教于乐,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
曾读海岳传,天地以为家。
岂羡人世荣,倏忽如蕣华。
三岛多奇峰,金银生异花。
不饮亦不食,但思餐云霞。
云霞结彩绣,文螭为轻车。
佐佑有玉女,婉娈成姻娅。
下视东陵生,空种青门瓜。
终身辞一侯,不解为丹砂。
丹砂信可学,仙路原非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