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傍寒郊,机心久已抛。
圃花蛾作茧,门树鹤为巢。
但自能齐物,何须著《解嘲》。
竹窗僧去后,明月满衡茅。
卜筑傍寒郊,机心久已抛。
圃花蛾作茧,门树鹤为巢。
但自能齐物,何须著《解嘲》。
竹窗僧去后,明月满衡茅。
这首明代诗人黄姬水的《郊居》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宁静淡泊的田园生活画面。首句“卜筑傍寒郊”展现了诗人选择在寒冷的郊区建造居所的决心,暗示了他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次句“机心久已抛”表达了诗人抛弃世俗机巧,回归淳朴生活的决心。
第三、四句“圃花蛾作茧,门树鹤为巢”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花丛中的蝴蝶比作作茧自缚,门前的鹤选择树上为家,形象地表现出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第五句“但自能齐物”进一步强调诗人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他能平等看待万物,不执着于得失。最后一句“竹窗僧去后,明月满衡茅”则以清寂的月夜和僧人离去后的空荡竹窗,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禅意,以及对简静生活的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远离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隐逸生活,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崇尚自然、超脱世俗的理想。
叹镜中白发,元不向、酒边栽。
奈诗习未除,客愁易感,剩要安排。
浮名任他有命,怕青山、颇怪不归来。
出屋长松招鹤,绕渠流水行杯。浪驱羸马踏江淮。
幽梦苦相催。甚狭路嵚崎,雄心突兀,谁忍徘徊。
此事正烦公等,笑曹刘、只合作舆台。
我自人间屈曲,青云有眼休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