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鞚尘中问酒家,帽檐犹戴射场花。
弦筝今夕垆头醉,明日横戈度碛沙。
飞鞚尘中问酒家,帽檐犹戴射场花。
弦筝今夕垆头醉,明日横戈度碛沙。
这首明代诗人谢少南的《募兵行六首(其四)》描绘了一位驰骋沙场的士卒形象。首句"飞鞚尘中问酒家",通过"飞鞚"(疾驰的马)和"尘中",展现出人物在征途中的艰辛与急迫,他急于寻找一处歇脚之处,解渴买醉。"帽檐犹戴射场花"进一步描绘了士卒的身份,射场花可能象征着战场的痕迹或胜利的荣耀,即使身处尘土之中,仍不忘佩戴以显英勇。
次句"弦筝今夕垆头醉",暗示了士卒在短暂的休息中,借音乐和美酒来放松心情,暂时忘却战争的残酷。"弦筝"与"垆头醉"形成鲜明对比,音乐的欢乐与战士的沉醉,反映出他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明日横戈度碛沙"预示着新的一天到来,士卒又将披挂上阵,再次踏上漫漫的沙漠征程。这句表达了他们的坚韧不拔和无畏精神,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悲壮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士卒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既有战斗的豪情,又有对平凡生活的渴望,具有鲜明的边塞诗特色。
天地不怜人,鸿初不再陈。
时序不怜人,寒暑日侵春。
山水不怜人,车舟惹雾尘。
神鬼不怜人,灾患绕清贫。
诗书不怜人,坑焚使祸邻。
亲友不怜人,处困希笑嚬。
衣履不怜人,敝裂安可新。
镜影不怜人,衰老厌馀身。
肤体不怜人,疲病转伤神。
心思不怜人,愁苦益艰辛。
百岁驰旦隙,所求泊岸津。
安能终碌碌,与世共龂龂。
忽值犹龙老,于予化蝶晨。
留兹不言教,为我宿生因。
当前皆止处,即事了虚真。
天地则如此,吾将任物民。
厌见鱼龙舞,愁从蛱蝶翩。
笙歌归篥管,云幕掩鞦韆。
虽遇良宵景,应知乐事偏。
张鳌谁共赏,立马自相传。
万户销星彩,千门避火延。
斋场临瓦砾,法鼓竞喧阗。
碧落方虚冷,勾芒或徙迁。
人间俱寂寞,羁馆合沉绵。
难贳烘春酒,兼无买月钱。
不须灯久照,翻畏影侵眠。
梦入华胥远,神依疑阙旋。
忽疑开九阖,犹许揖群仙。
长跽为天问,支颐令我还。
惊魂回枕上,风雨正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