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夹沧江,拍浮若无根。
利石侔剑戟,风涛相吐吞。
维天设巨险,为今国东门。
试将一卒守,坚若万马屯。
我来及清晓,天空霜露繁。
列宿森在列,北斗若可援。
江光合海气,溟涬神攸存。
俯视不敢唾,中有蛟龙蟠。
浮屠者谁子,高居凌风幡。
下见渡口人,扰扰蜂蚁喧。
愧彼超世士,去去将何言。
两山夹沧江,拍浮若无根。
利石侔剑戟,风涛相吐吞。
维天设巨险,为今国东门。
试将一卒守,坚若万马屯。
我来及清晓,天空霜露繁。
列宿森在列,北斗若可援。
江光合海气,溟涬神攸存。
俯视不敢唾,中有蛟龙蟠。
浮屠者谁子,高居凌风幡。
下见渡口人,扰扰蜂蚁喧。
愧彼超世士,去去将何言。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门的壮丽景色和险峻形势。诗人以两山夹峙的沧江为背景,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江水激流涌动,如同剑戟般的利石在风涛中翻腾吞吐,形成天然的国门险要。他想象若有一兵驻守,其坚固程度犹如万马屯集。
诗人清晨来访,天空霜露浓厚,星辰璀璨,北斗星仿佛伸手可及。江水与海气交融,神秘而深邃,令人敬畏。诗人俯瞰江面,不敢轻率,因为感觉其中有蛟龙盘旋。他还提到了佛塔上的僧人,以及下方渡口熙攘的人群,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超脱世俗之人的敬仰和自我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金山门的雄伟气象和个人的感慨,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和人生哲思。
东门罢相郡,此拜动京华。
落日开宵印,初灯见早麻。
鹤身红旆拂,仙掌白云遮。
塞色侵三县,河声聒两衙。
松根醒客酒,莲座隐僧家。
一道帆飞直,中筵岳影斜。
书名寻雪石,澄鼎露金沙。
锁合眠关吏,杯寒啄庙鸦。
分台话嵩洛,赛雨恋烟霞。
树谷期招隐,吟诗煮柏茶。
还如费冠卿,向此振高名。
肯羡鱼须美,长誇鹤氅轻。
理琴寒指倦,试药黑髭生。
时泰难云卧,随看急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