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琵琶仙》
《琵琶仙》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词  词牌: 琵琶仙

张态辞家,抱酸味、一点湘梅青豆。

怜恁瑟瑟啼珠,凄零满衫袖。

须莫使、佳春病过,絮般弱、燕般消瘦。

夜雨重帘,桃花二月,容易红僽。

要留听、琼树欢歌,倩屏背、雏鹦赚开口。

谁料落弦秋响,似台城衰柳。

风隔幕、琴弹画鹄,妒玉魫、绮梦圆就。

漫把解曲龙津、只供传酒。

(0)
鉴赏

这首《琵琶仙》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哀婉的画面。

开篇“张态辞家,抱酸味、一点湘梅青豆”,以“张态”开篇,暗示主人公离别家乡,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如同湘江边的梅花与青豆,带着淡淡的酸涩。接着“怜恁瑟瑟啼珠,凄零满衫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离别时的泪水如珠,洒满了衣袖,渲染出一种深深的悲伤氛围。

“须莫使、佳春病过,絮般弱、燕般消瘦”,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时光在主人公的眼中却成了病态的存在,如同轻飘的柳絮和瘦弱的燕子,表现了主人公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无奈与哀伤。

“夜雨重帘,桃花二月,容易红僽”,通过夜雨、重帘、桃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桃花虽美,却也容易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要留听、琼树欢歌,倩屏背、雏鹦赚开口”,表达了主人公希望留住美好的回忆,即使是在孤独中,也希望有欢声笑语相伴,如同屏风后的雏鹦,虽然声音稚嫩,却能带来一丝安慰。

“谁料落弦秋响,似台城衰柳”,转折之处,主人公意外地发现,自己内心的哀愁如同秋天的琴声,悠长而凄凉,仿佛是衰败的台城之柳,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伤达到了极致。

“风隔幕、琴弹画鹄,妒玉魫、绮梦圆就”,通过风、琴、画鹄、玉魫等意象,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仿佛在梦中找到了慰藉,但现实中的孤独与哀愁却难以摆脱。

“漫把解曲龙津、只供传酒”,最后两句以“龙津”为喻,表达了主人公在困境中寻求解脱,但最终只能借酒浇愁,暗示了面对命运的无奈与无力感。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主人公离别家乡后内心的复杂情感,从离别的酸涩到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再到面对孤独与哀愁的挣扎与无奈,情感层次丰富,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送田仓曹归觐

青丝络骢马,去府望梁城。

节下趋庭处,秋来怀橘情。

别筵寒日晚,归路碧云生。

千里相思夜,愁看新月明。

(0)

寄刘栖楚

趋走与偃卧,去就自殊分。

当窗一重树,上有万里云。

离披不相顾,髣髴类人群。

友生去更远,来书绝如焚。

蝉吟我为听,我歌蝉岂闻。

岁暮傥旋归,晤言桂氛氲。

(0)

崔卿池上双白鹭

鹭雏相逐出深笼,顶各有丝茎数同。

洒石多霜移足冷,隔城远树挂巢空。

其如尽在滩声外,何似双飞浦色中。

见此池潭卿自凿,清泠太液底潜通。

(0)

送人南游

此别天涯远,孤舟泛海中。

夜行常认火,帆去每因风。

蛮国人多富,炎方语不同。

雁飞难度岭,书信若为通。

(0)

雨夜寄马戴

芳林杏花树,花落子西东。

今夕曲江雨,寒催朔北风。

乡书沧海绝,隐路翠微通。

寂寂相思际,孤釭残漏中。

(0)

二月晦日留别鄠中友人

立马柳花里,别君当酒酣。

春风渐向北,云雁不飞南。

明晓日初一,今年月又三。

鞭羸去暮色,远岳起烟岚。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