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抱朴君同紫芝见过》
《次韵抱朴君同紫芝见过》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春来得新语,胜食斋房芝。

舌本久已强,便觉此意随。

三咽元和津,髣髴疑管窥。

是事夫如何,今古诚一时。

起搔种种发,抖擞酬酢之。

楼西万山横,其中真吾诗。

试断取一二,惨惨天四垂。

谁云泌之水,而可以乐饥。

但愿且吃饭,底用谈所知。

彼哉长物尔,徒败人佳思。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韩淲创作,名为《次韵抱朴君同紫芝见过》。诗中描绘了春天到来时,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慨。

首句“春来得新语,胜食斋房芝”以春天的到来为背景,引出与友人的会面,将这次相聚比作品尝美味的斋房芝,暗示了聚会的愉悦与满足感。接下来,“舌本久已强,便觉此意随”表达了长时间的期待后,与友人的相聚让内心感到轻松愉快。

“三咽元和津,髣髴疑管窥”运用比喻手法,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交谈中,仿佛品尝到了甘甜的泉水,又似通过管窥万物,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与美好。接着,“是事夫如何,今古诚一时”表达了对当前相聚时光的珍惜,认为古今虽异,但此时此刻的感受却是相通的。

“起搔种种发,抖擞酬酢之”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畅谈后的场景,通过搔头、抖擞衣襟的动作,展现了聚会的热烈与轻松氛围。“楼西万山横,其中真吾诗”则转向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将楼西的山峦比作诗,暗示了自然之美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试断取一二,惨惨天四垂”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间漫步,欣赏美景时的惬意心情,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谁云泌之水,而可以乐饥”借用泌之水的典故,表达了即使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心灵的满足也能带来快乐。

最后,“但愿且吃饭,底用谈所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美食,享受当下,而不是过多谈论知识或外在事物,强调了生活中的简单快乐。“彼哉长物尔,徒败人佳思”则批评了那些过于追求物质财富的行为,认为它们只会破坏人们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相聚、自然美景、友情交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真谛的感悟,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无可姨翁韵寄烟霞,嗜耽松石,丁卯春雪中,手植六松于庭,斸自幽崖,选其奇秀,遂使轩窗宛若岩阿院落,居然物外卧游而快之,时座客各陈诗,余亦题赠二首·其一

看竹栽桃事已慵,尚余幽赏爱松风。

登楼爽籁陶弘景,画壁苍烟陆士龙。

俯视春妍终历落,饱尝冰雪倍菁葱。

奇姿合作高人伴,日日苔阶卓瘦筇。

(0)

行过昆陵,唐云客诸人各赓前韵见赠,把酒临歧,勉以壮夫之事,豪篇丽句遂满行箱,醉诵醒吟,忘其寥落,辄私赋一章

五叠悲歌慰寂寥,感君情暖胜绨袍。

忽惊郭璞贻明锦,那羡王祥得佩刀。

客路山形同剑锷,坐中心事似波涛。

此生拟一酬知遇,敢向秋风泣二毛。

(0)

半帆阁避暑

长林莽莽翠扶檐,柳下风来散午炎。

绿粉清凝千个竹,红衣飘动万枝莲。

云回树影移茶灶,雨送林香入酒船。

一曲清歌高阁迥,半帆冲断夕阳烟。

(0)

灯宵纪事·其四

赵李钿车昔昔游,酒边灯下共迟留。

如何月照金堂夜,只有梅花伴莫愁。

(0)

疏影.再题蕃锦集

丹霞惜别。寄蛮烟障雨,画图一阕。

枫影秋江,梅影春江。尽入离愁时节。

最高楼处歌金缕,将凤纸、吹花题叶。

记罗浮、道士相逢,句里斜阳曾说。

自许玉田差近,向碧城梦里,飞下清绝。

七孔神针,缝六铢衣,襻带多安无缺。

笔床垂老心情在,好付与、满庭香雪。

倩虫虫、宛转红牙,不数晓风残月。

(0)

月华清.退谷

卧佛山坳,退翁亭角,春风已扫岩磴。

指点斜阳,引我马蹄幽兴。

见十里、五里青松,映将花、未花红杏。人静。

但炊烟树杪,万峰齐暝。

载酒閒房深处,纵赤米黄齑,也须酩酊。

记得题诗,粉壁依然苔径。

更坐起、榻下沉沙,共招寻、水边鸣磬。清镜。

照皇州一气,冷波千顷。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