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蛮烟几点倚孤城,遥接夜郎西。
傍伏波故迭,春风调鹤,夜月听鸡。
小邑乍闻弦诵,佳政到锄犁。
底事衡阳雁,回雁峰迷。
二酉山空人去,问石床万卷,近属泸溪。
料讼庭无事,白雪照青藜。
怕曾经、楚魂骚怨,送沅湘、落日又猿啼。
伤迟暮、江蓠江芷,芳草萋萋。
带蛮烟几点倚孤城,遥接夜郎西。
傍伏波故迭,春风调鹤,夜月听鸡。
小邑乍闻弦诵,佳政到锄犁。
底事衡阳雁,回雁峰迷。
二酉山空人去,问石床万卷,近属泸溪。
料讼庭无事,白雪照青藜。
怕曾经、楚魂骚怨,送沅湘、落日又猿啼。
伤迟暮、江蓠江芷,芳草萋萋。
此诗《八声甘州·寄星五兄泸溪》由清代诗人顾光旭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边疆景象与人文情怀的画卷。
首句“带蛮烟几点倚孤城,遥接夜郎西”,以“带”字领起,描绘出边城的孤寂与遥远,烟雾缭绕中,几点灯火映衬着夜郎之西,营造出一种苍茫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傍伏波故迭,春风调鹤,夜月听鸡”,通过“伏波故迭”这一典故,暗示历史的痕迹与英雄的过往,春风轻拂,鹤鸣悠扬,夜月之下鸡鸣声声,展现了边疆特有的宁静与和谐。
“小邑乍闻弦诵,佳政到锄犁”两句,转而聚焦于民风淳朴的小城,弦乐与读书声交织,好政令惠及农耕,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和谐与文化繁荣的向往。紧接着“底事衡阳雁,回雁峰迷”,以衡阳雁与回雁峰为喻,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方向与归宿的思考。
“二酉山空人去,问石床万卷,近属泸溪”几句,将目光投向历史与文化,二酉山的传说与万卷石床的典故,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而“近属泸溪”则将话题拉回到现实,强调了泸溪之地的文化底蕴与人文精神。
“料讼庭无事,白雪照青藜”描绘了官府的清静与官员的廉洁,以“白雪照青藜”这一形象比喻,展现出一种高洁的品质与公正的形象。“怕曾经、楚魂骚怨,送沅湘、落日又猿啼”,通过楚辞的意象,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对自然景观的感慨,同时暗含了对时光流逝与人事变迁的无奈。
最后,“伤迟暮、江蓠江芷,芳草萋萋”以江蓠、江芷和萋萋的芳草为载体,抒发了对岁月老去、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风貌与人文关怀,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扊扅歌后伏雌烹,箸犹未下愁覆羹。
布衾多年踏里裂,夜半寒窗洒风雪。
待与重寻痛饮师,东山杲杲日出迟。
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一字不入高人诗。
几年不踏红尘路,直入白云最深处。
君不见洛阳城下来归魂,一梦思乡叹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