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秦彦容韵》
《再和秦彦容韵》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古风

扊扅歌后伏雌烹,箸犹未下愁覆羹。

布衾多年踏里裂,夜半寒窗洒风雪。

待与重寻痛饮师,东山杲杲日出迟。

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一字不入高人诗。

几年不踏红尘路,直入白云最深处。

君不见洛阳城下来归魂,一梦思乡叹温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生活状态的感慨与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反思。首句“扊扅歌后伏雌烹,箸犹未下愁覆羹”以典故开篇,反映了古代文人在贫困中仍坚持学问的精神。接着,“布衾多年踏里裂,夜半寒窗洒风雪”描绘了文人生活的艰苦,夜晚在寒冷的环境中苦读,衬托出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

“待与重寻痛饮师,东山杲杲日出迟”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畅饮,享受生活的愿望,但又感叹时光流逝之快。“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一字不入高人诗”则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学识的自豪,同时也流露出对真正高人境界的向往,认为自己的文字并未达到高人的水平。

“几年不踏红尘路,直入白云最深处”表达了诗人对远离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生活的向往。“君不见洛阳城下来归魂,一梦思乡叹温序”则是对古代文人思乡之情的描绘,即使在远方,心中依然怀念故乡的温暖与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文人理想的生活状态与现实的差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其深沉的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次韵朱知裁少卿见贻二首·其二

少陵卧穷巷,作诗叹秋雨。

坐令马群空,真欲洗万古。

乃知笔有神,宁复惭思阻。

此翁已仙去,上界足官府。

下视五浊世,正自一尘聚。

后学如秋蝉,聒耳了无取。

月卿折槛后,传家有仪矩。

织成锦绣段,宫商寄鸣杼。

追还正始音,雅颂继皇武。

即今风骚将,仅可一二数。

岂伊尘滓人,得此百世士。

心源忽湛然,对面识诸祖。

何待登妙高,历险叹踽踽。

便可咤善才,室中闻密语。

(0)

祝英台/祝英台近.和翁士秀牡丹韵

放花开,催花谢,谁解东君意。

要遣花王,独占花蹊邃。

且看玉镜台前,霞觞新举,红玉软、晓妆慵试。

好风味。须信金屋中人,谁堪并娇媚。

隐约微潮,应向尊前醉。

最怜纹锦搴帷,青罗飞盖,尘土外、轻盈相倚。

(0)

都漕适至作诗相庆次韵

邂逅江干倍冁然,喜公彊健过前年。

笔端电扫三千字,言下冰消十二缘。

传业有人吾免矣,击鲜溷汝古同然。

自今拟弃人间事,总把传家付阿圆。

(0)

和韩子文

寄迹惊殊县,论诗得胜流。

更容参往返,不恨此淹留。

绝唱终三叠,长谣拟四愁。

同游有陶谢,莫赋仲宣楼。

(0)

和史志道侍郎·其三

兴来小渡唤方舟,霁色天教足胜游。

但觉赏心追昔事,不知飞诏下皇州。

班行便觉九天近,登览何辞一日留。

悬想他时百僚上,亦思清景几回头。

(0)

送王炎弼赴山阳守以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为韵十首·其六

平生功名心,不肯事酣宴。

向来话淮南,山川眼中见。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