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迹惊殊县,论诗得胜流。
更容参往返,不恨此淹留。
绝唱终三叠,长谣拟四愁。
同游有陶谢,莫赋仲宣楼。
寄迹惊殊县,论诗得胜流。
更容参往返,不恨此淹留。
绝唱终三叠,长谣拟四愁。
同游有陶谢,莫赋仲宣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协的作品《和韩子文》。从内容上看,诗人表达了对韩子文才华的赞赏,以及自己在异地他乡与韩子文交流诗歌的感受。"寄迹惊殊县"描绘了诗人身处陌生之地的惊奇,"论诗得胜流"则赞美了韩子文在诗歌领域的高超造诣。"更容参往返,不恨此淹留"表达了诗人愿意继续深入交流,尽管滞留于此并不感到遗憾。"绝唱终三叠,长谣拟四愁"是对韩子文诗歌艺术的高度评价,认为其作品如同绝唱般动人心弦,堪比古代的长歌悲歌。最后,诗人以"同游有陶谢,莫赋仲宣楼"收尾,暗示自己与韩子文的交往如同陶渊明、谢灵运般的高雅,希望他们能共同创作出超越仲宣楼(汉末王粲的居所,常用来代指文人墨客的聚会)的佳作。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体现了曾协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