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伯辉去岁所寄兼怀曾君锡左司》
《和伯辉去岁所寄兼怀曾君锡左司》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古风

山扃竹林居,神情为之凝。

泉仙墨妙挥,特令人眼明。

是岂有心哉,亦匪不平鸣。

其仙今如何,帝所振金声。

枕曲刘伯伦,漱石孙子荆。

既言委陆沉,颇谓乃峥嵘。

放身尝一游,面势既经营。

极知天下士,不但同年生。

襟期两嘉尚,岁月有馀情。

我亦老宾客,祇欲身中清。

槁项秃发矣,空吟泽畔行。

(0)
鉴赏

这首诗由南宋诗人韩淲所作,名为《和伯辉去岁所寄兼怀曾君锡左司》。诗中描绘了一幅隐逸之士的生活场景,通过山、竹、泉、仙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纯净的氛围。

首句“山扃竹林居”点明了居住环境的幽静与隐逸,暗示了主人公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神情为之凝”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环境对人心灵的净化作用,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

“泉仙墨妙挥,特令人眼明”两句,以“泉仙”象征高洁的灵魂,通过“墨妙挥”描绘其艺术创作的精湛,不仅提升了视觉上的美感,更寓意着精神层面的启迪与觉醒。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高尚人格的颂扬。

“是岂有心哉,亦匪不平鸣”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内心的深刻理解,认为真正的美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更是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这里既有对自然界的赞叹,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其仙今如何,帝所振金声”将话题转向对仙人的追思,以及对其在天界所展现的辉煌成就的向往。这一部分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高尚品德的推崇。

“枕曲刘伯伦,漱石孙子荆”引用历史人物的名字,进一步深化了隐逸主题,同时借以表达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方式的向往与敬仰。通过“既言委陆沉,颇谓乃峥嵘”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放身尝一游,面势既经营”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反思。通过“极知天下士,不但同年生”强调了志同道合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对广泛社会关系的重视。

最后,“襟期两嘉尚,岁月有馀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与精神寄托的珍视,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我亦老宾客,祇欲身中清”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希望保持内心纯净的愿望,即使年华已逝,仍愿保持心灵的清明。

“槁项秃发矣,空吟泽畔行”作为结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无奈与感慨,但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精神追求,以诗歌为伴,继续在心灵的旅途上前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人物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高尚品德以及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执着。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山居老将

腰间宝剑七星文,不下青山老白云。

门外碧潭春洗马,镇南人忆杜将军。

(0)

梅花集句·其一三九

花笼微月竹笼烟,多病多愁负少年。

一院落花无客醉,谢娥行处落金钿。

(0)

梅花集句·其八十

镂冰叠雪斗轻盈,片逐银蟾落醉觥。

惆怅晚来风定后,隔林横笛两三声。

(0)

梅花集句·其三十八

九衢风土带花香,月到枕前春梦长。

天意最饶惆怅事,残花残雪尚交光。

(0)

梅花集句·其三

冰姿元住藐姑山,一落风尘即厚颜。

寄语清香少愁结,春光不度玉门关。

(0)

唐室

唐室艰难势莫任,匡君奏议抵金针。

塑人塑得先生貌,难塑当时一片心。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