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飙入梧桐,凉月侵虚幌。
西斋掩书坐,落叶时一响。
揽衣出前楹,信步成独往。
圆水涵空净,孤烟逗丛莽。
梵钟何处来,悠然淡尘想。
商飙入梧桐,凉月侵虚幌。
西斋掩书坐,落叶时一响。
揽衣出前楹,信步成独往。
圆水涵空净,孤烟逗丛莽。
梵钟何处来,悠然淡尘想。
这首清代诗人李秉礼的《月夜池上》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秋夜画面。首句“商飙入梧桐”以秋风穿过梧桐叶,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凉月侵虚幌"则写出明亮的月光透过窗帘,洒在室内,带来丝丝凉意。接下来,诗人独自坐在西斋,只有落叶偶尔发出声响,增添了寂静感。
“揽衣出前楹,信步成独往”描述了诗人披衣出门,随意漫步的情景,透露出他内心的孤独与闲适。"圆水涵空净"描绘池塘水面如镜,映照着天空,显得清澈无垠,"孤烟逗丛莽"则以孤独的炊烟袅袅升起,勾勒出野外的景象。
最后两句“梵钟何处来,悠然淡尘想”,诗人听到远处传来的佛寺钟声,引发了他的禅思,心境变得淡泊而超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内心感受,展现了月夜池上的静谧与诗人的心境变化。
魏主矜蛾眉,美人美于玉。
高台无昼夜,歌舞竟未足。
盛色如转圜,夕阳落深谷。
仍令身殁后,尚足平生欲。
红粉横泪痕,调弦空向屋。
举头君不在,唯见西陵木。
玉辇岂再来,娇鬟为谁绿。
那堪秋风里,更舞阳春曲。
曲终情不胜,阑干向西哭。
台边生野草,来去罥罗縠。
况复陵寝间,双双见麋鹿。
野寺僧房远,陶潜引客来。
鸟喧残果落,兰败几花开。
真性知无住,微言欲望回。
竹风清磬晚,归策步苍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