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存张公翊圣材,几将贤德赞文台。
争教不霸江山得,日月徵曾入梦来。
委存张公翊圣材,几将贤德赞文台。
争教不霸江山得,日月徵曾入梦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孙元晏的作品,名为《吴孙坚后》。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赞美某位叫做张公的人物,其圣洁的品德就像高贵的材料被珍藏起来,值得人们称道和学习。在第二句“几将贤德赞文台”中,"文台"可能是指古代的文书之所,或是指文化教育机构,如太学等,意味着诗人希望这位张公的贤德能够在文化教育的场合得到广泛传颂。
第三句“争教不霸江山得”表达了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与质疑。"争教"可能是指争斗、竞逐,"霸"则有霸道、霸占之意,这句话似乎在说,即便是在争夺江山(比喻权力和地位),但若没有真实的贤能,也无从得到真正的成就。
最后一句“日月徵曾入梦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日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徵"有召唤之意,"曾入梦来"则表明这种美好的理想状态,甚至在梦中也难以企及,显示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深切渴望和不易实现的复杂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公品德的赞扬,抒发了诗人对于道德与权力的思考,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