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方难为进,守此微贱班。
开卷不及顾,沈埋案牍间。
兵凶久相践,徭赋岂得闲。
促戚下可哀,宽政身致患。
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
君心傥如此,携手相与还。
直方难为进,守此微贱班。
开卷不及顾,沈埋案牍间。
兵凶久相践,徭赋岂得闲。
促戚下可哀,宽政身致患。
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
君心傥如此,携手相与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战乱之中,深感困顿与哀愁的情景。开篇“直方难为进,守此微贱班”表达了诗人面对艰难局势时的无奈与低微职位带来的挫败感。紧接着,“开卷不及顾,沈埋案牍间”则展示了诗人在繁忙中甚至连书籍都来不及翻阅,只能沉埋在文书之间,这反映出当时战乱频仍,政务纷争,使得诗人无法安心治学。
“兵凶久相践,徭赋岂得闲”一句,则深刻揭示了战争给民众带来的灾难和沉重的税赋负担。战争持续不断,征收的赋税也无休止,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促戚下可哀,宽政身致患”表达的是官员在这种情况下的悲哀和对宽松政策可能带来的个人灾难。诗人感受到的压力与痛苦,以及对未来前景的忧虑。
最后,“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君心傥如此,携手相与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渴望与友人共同回归自然,寻求内心的平静。这也反映出了唐代士大夫常有的归隐思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对比,展现了战乱时期官员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深切渴望。
事随过眼尘常静,愁不关心梦更清。
八十五年香火社,残经七卷席平生。
帝令银汉推馀泽,不与人间较刀尺。
剪绡为练课天孙,溅溜成文照东壁。
我疑蒲城鬼神入,脚踏飞车翻霹雳。
怒当十倍缚王离,瓦震三军开许历。
仙翁题诗诗有史,画史纷纷俱屈膝。
至今盛事随山中,往往摩挲到金石。
归来满口说江湖,不学平生论感激。
乃知卷舒在虚怀,谁道今人不如昔。
有时坐我天姥下,但觉清风生羽翼。
长令净洗五兵闲,回看万事皆尘迹。
世间百味俱有正,偶失酸咸俱一病。
须知论酒如论才,软美悦人严太劲。
韩青居士贵调和,田窦醉时籍福胜。
寂然二物俱有光,物外洞庭容借香。
共谈已造名理窟,一鞭亟入亡何乡。
了知此处有真趣,再听牖下鸣糟床。
岩腹纡盘一径通,故劳都骑载郫筒。
先生旧负连城价,校尉今烦一箭工。
著雪老山清刻骨,添梅官路巧迎风。
此身终解浑无事,共乐郊原浩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