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赠道场老慧苦眼疾》
《留赠道场老慧苦眼疾》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云中白鹤塔千寻,为众同南古到今。

五百年来一声锡,四禅天外百花林。

长眉白黑归宗眼,苦口因缘黄蘖心。

方见道场多胜境,尽情呈现付知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zèngdàochǎnglǎohuìyǎn
sòng / wángyáng

yúnzhōngbáiqiānxúnwèizhòngtóngnándàojīn

bǎiniánláishēngchántiānwàibǎihuālín

chángméibáihēiguīzōngyǎnkǒuyīnyuánhuángnièxīn

fāngjiàndàochǎngduōshèngjìngjìnqíngchéngxiànzhīyīn

注释
白鹤:象征着仙人或高洁之士。
千寻:形容极高。
五百年:极言时间长久。
四禅天:佛教中的天界。
黄蘖心:佛教用语,指修行者的清净之心。
道场:修行的场所。
知音:理解并欣赏的人。
翻译
云端白鹤塔高耸入云,自古以来引导众生向南行。
历经五百年的寂静,只闻一声铜铃声,它在四禅天外的百花林中回荡。
长长的眉毛黑白分明,象征着回归本源的眼睛,苦口婆心的话语源于黄檗禅心。
终于见到修行圣地,众多美景尽现眼前,只为知音尽情展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佛教禅修的胜地,云中白鹤塔耸立,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吸引无数修行者前来参观或静修。"为众同南古到今"表达了此地对众生的普遍吸引力和不同时代的传承。

诗中的"五百年来一声锡"与"四禅天外百花林",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长久以来不断修持佛法的声音,以及一种远离人间纷争,置身于如同仙境般的自然之中进行禅修的情景。

接下来的"长眉白黑归宗眼,苦口因缘黄蘖心"可能是在描写某位高僧或是诗人的内在修为。长眉白黑可能象征着洞察世间真理的智慧,而苦口与黄蘖则可能隐喻着对于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众生的慈悲。

最后,"方见道场多胜境,尽情呈现付知音"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禅修之地无限赞美之情,以及希望将这种美好传递给有缘之人的心愿。这里的“道场”指的是佛教的修行之所,而“胜境”则是超凡脱俗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远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于禅宗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精神家园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题马大夫九里松隐居·其一

偃盖垂髯一万株,郁葱佳气冠江湖。

长依汉地三天竺,不数秦时五大夫。

永夜涛声遥自合,高秋岭色未全孤。

无劳白眼轻人世,雨后芝苓好更锄。

(0)

寄汪中丞伯玉时以录闽功赐金币特诏推用·其二

至竟徵书及谢安,风尘差不愧微官。

千金为骏聊先骨,六月抟鹏暂养翰。

闻道解衣明主在,须留负弩细君看。

烟岚瘴海还生色,铜柱当年墨未乾。

(0)

答用晦王孙

朱邸春风玉轸閒,能将流水落人间。

毋论帝子开高阁,别与书生赋小山。

南极斗寒双剑在,大江天阔片鸿还。

亦知七略君家有,夜色青藜未可攀。

(0)

于鳞赴浙臬邂逅吴门有赠凡四首·其二

楼船金鼓殷如雷,宪府春当海国开。

西岭白云推案出,中原紫气渡江来。

翛然自喜千秋事,去矣谁当一代才。

今夜吴阊寒更好,最怜分手各登台。

(0)

仲子仁罢官后出访善果寺有作

握手招提旅思停,即看鸿色远冥冥。

十年鬓向长杨白,一疏山从槜李青。

宝地重逢今作雨,金门不遣岁为星。

清尊莫怪频倾倒,我亦风尘未敢醒。

(0)

答徐汝思·其一

平原传客至琼瑶,况有清尊破寂寥。

应谓酒人轻岁月,不将诗笔傍云霄。

悲歌碣石虹高下,击筑咸阳日动摇。

去矣使君须自爱,莫因累叟厌晨朝。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