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用晦王孙》
《答用晦王孙》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朱邸春风玉轸閒,能将流水落人间。

毋论帝子开高阁,别与书生赋小山。

南极斗寒双剑在,大江天阔片鸿还。

亦知七略君家有,夜色青藜未可攀。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答用晦王孙》。诗中以“朱邸春风玉轸闲”开篇,描绘了一幅春风吹拂,琴声悠扬的画面,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接着,“能将流水落人间”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流水与人间的音乐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毋论帝子开高阁,别与书生赋小山”,这两句诗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赞美了帝王的高阁,另一方面则以“书生赋小山”自比,显示了诗人虽身处平凡,却依然保持着高洁的情操和对文学创作的热情。这里的“小山”可能是指《小山词》,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代表作之一,以此自比,体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南极斗寒双剑在,大江天阔片鸿还”,这两句诗描绘了南极星斗与大江天阔的景象,通过“双剑在”和“片鸿还”这样的意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坚定与自由。这里的“双剑”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刚毅与坚韧,“片鸿”则可能代表着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亦知七略君家有,夜色青藜未可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尊重。其中,“七略”是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法的一种,这里借指丰富的知识和学问。“青藜”则是一种古代照明工具,此处用来比喻夜晚的光线,暗示诗人即使在夜晚,也未曾停止对知识的追求,但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深邃难测的谦逊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学问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陈长洲杨吴县访曲水园幼于携尊夜集以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拈韵余得花字时二明府皆将入觐并以赠行

茆堂烧烛散林鸦,车骑联翩夕放衙。

越峤移来闽海荔,吴天栽遍蜀城花。

朱弦和处双凌雪,玉舄翔时并带霞。

翘首黄金天阙近,尽将离思入蒹葭。

(0)

游仙诗六首再寄王长公·其一

弱冠登楼汉大夫,中年舍宅傍浮屠。

青霄忽下缑山鹤,白昼频飞叶县凫。

仙篆可携中散读,神鞭欲赠蔡经无。

由来一局千秋易,遮莫狂歌醉玉壶。

(0)

苏观察君禹校士吴兴回省余入访留饮署中作

一榻萧萧万籁澄,阑干十二暮同凭。

当时虎观谁先达,此日龙门诧独登。

著就新书逾越绝,携来名酒自吴兴。

极知顾盼王阳在,不羡轻肥遍五陵。

(0)

再寄汪司马先生时司马避暑焦山未返

蒹葭晴望迥苍苍,白露漙空尽作霜。

倦客已辞天北极,佳人犹在水中央。

江霞万叠晨飧丽,海月千帆夜坐长。

咫尺群真蓬岛近,大将椽笔洒扶桑。

(0)

次公携酒招游弇园山池登缥缈楼二首·其一

缥缈飞楼逼汉开,河山四望转崔嵬。

石驱瀛海千峰立,池划昆明万岛回。

曳杖星辰干帝座,吹笙云雾绕仙台。

莫言缑岭堪忘世,指点遥天鹤驭来。

(0)

春日韩使君过访

十二楼台拥帝京,一时才子最关情。

分符已奏淮阳绩,授简仍追邺下盟。

袖拂骊珠江月远,光生龙剑海云平。

狂游转忆当年态,万井烟花宿凤城。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