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盖垂髯一万株,郁葱佳气冠江湖。
长依汉地三天竺,不数秦时五大夫。
永夜涛声遥自合,高秋岭色未全孤。
无劳白眼轻人世,雨后芝苓好更锄。
偃盖垂髯一万株,郁葱佳气冠江湖。
长依汉地三天竺,不数秦时五大夫。
永夜涛声遥自合,高秋岭色未全孤。
无劳白眼轻人世,雨后芝苓好更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松林图景,展现了马大夫隐居之地的自然之美与宁静氛围。诗人以“偃盖垂髯一万株”开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松树的形态,仿佛每一棵松树都垂下长长的须髯,形成一片郁葱的绿色海洋,覆盖着江湖之间,气势非凡。
接着,“郁葱佳气冠江湖”一句,不仅赞美了松林的生机勃勃,还赋予了这片森林以“佳气”,即吉祥之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诗人进一步将这片松林与历史上的名胜相提并论,“长依汉地三天竺,不数秦时五大夫”,通过对比,强调了马大夫隐居之地的独特与尊贵,如同古代的名山大川一般,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永夜涛声遥自合,高秋岭色未全孤”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松林中的夜色与涛声融为一体,仿佛在夜晚,松涛与海浪的声响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同时,秋天的山岭色彩虽未完全消失,但已显得有些孤寂,这种景象与前文的生机勃勃形成了鲜明对比,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无劳白眼轻人世,雨后芝苓好更锄”表达了诗人对马大夫隐居生活的赞赏与向往。这句话意为,不必用白眼(表示不屑或鄙视)看待世俗,因为雨后的芝苓(一种珍贵的草药)需要及时照料,暗示了隐居生活虽远离尘嚣,但仍需用心经营,体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马大夫隐居地松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隐逸之趣,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春来偏与老人雠,腰膂如弓项领柔。
看鹞观灯都好景,正难高处去抬头。
鄙夫仕四方,所谋止其身。
达人偃一室,所急在斯人。
先生少耽学,晚岁力弥勤。
论世必观变,推陈自知新。
苟为不识时,害与蟊贼均。
二帝三皇来,坟典垂圣真。
李斯虽祸秦,后王多所因。
赵宋既代周,弭乱咨元臣。
自云悉考镜,可以豫经纶。
惜哉世莫知,独与吾党亲。
迩来文章敝,剽窃无根源。
及乎施之用,羹涂而饭尘。
绝学傥可绍,岂不在逸民。
六十未云老,我愿从讨论。
庶几俟来哲,无令大道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