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招山诗》
《登招山诗》全文
明 / 傅汝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招山不放海水过,坐与潮汐争咽喉。

军门鼓角动地远,不觉送我招山头。

风沙冥冥海在下,涛浪滚滚天真浮。

一目可到九万里,寸心遥飞十二洲。

千峰尽处日脚动,百鸟绝飞云色愁。

帆樯散乱点秋叶,蛟龙出没如猕猴。

天门荡久恐将裂,碣石漫过能不柔。

未知尾闾果安在,只见万水皆兼收。

将军教我认绝域,日本西户东琉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zhāoshānshī
míng / zhōu

zhāoshānfànghǎishuǐguòzuòcháozhēngyànhóu

jūnménjiǎodòngyuǎnjuésòngzhāoshāntóu

fēngshāmíngmínghǎizàixiàtāolànggǔngǔntiānzhēn

dàojiǔwàncùnxīnyáofēishíèrzhōu

qiānfēngjìnchùjiǎodòngbǎiniǎojuéfēiyúnchóu

fānqiángsànluàndiǎnqiūjiāolóngchūméihóu

tiānméndàngjiǔkǒngjiānglièjiéshímànguònéngróu

wèizhīwěiguǒānzàizhījiànwànshuǐjiējiānshōu

jiāngjūnjiàorènjuéběn西dōngliúqiú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傅汝舟的《登招山诗》描绘了作者登临招山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对海洋的奇特想象。首句“招山不放海水过”,以拟人手法写出招山之高峻,仿佛有意阻挡海水的侵袭,形象生动。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军门鼓角动地远”展现了山势之险要,以及诗人身处其间的豪迈感受。

诗人笔下的海景壮阔,“风沙冥冥海在下,涛浪滚滚天真浮”,展现出大海的浩渺与动态。他运用夸张的手法,“一目可到九万里,寸心遥飞十二洲”,表达了心中的壮志豪情和对远方的向往。

“千峰尽处日脚动,百鸟绝飞云色愁”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象,山峰、云彩与光线交织,富有诗意。而“帆樯散乱点秋叶,蛟龙出没如猕猴”则运用比喻,描绘了海上的船只和生物,增添了神秘感。

最后,诗人借景生发,思考天地之间的奥秘,“天门荡久恐将裂,碣石漫过能不柔”,表达对自然力量的敬畏。结尾两句“未知尾闾果安在,只见万水皆兼收”,寓意深远,暗示着大海的源头和包容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生动,意境开阔,既描绘了自然景观,又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明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探索精神。

作者介绍

傅汝舟
朝代:明   字:远度   号:磊老   籍贯: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生辰:1476~1557年

傅汝舟(1476~1557年),初名舟,字远度,又字木虚,号磊老、丁戊山人等,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人。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
猜你喜欢

芗林五十咏·其三十六药栏

日出花药丽,风生芝朮香。

枕中兼肘后,别有不传方。

(0)

舟过凌歊台望见谢家青山

南风久别忽言还,又苦河流九曲湾。

若要顺风兼顺水,柂头背指谢家山。

(0)

舟中晚酌二首·其二

一日寒暄自不同,绣帘下却护轻风。

杨花可是多情思,飞入船中落酒中。

(0)

江天暮景有叹二首·其二

一鹭南飞道偶然,忽然百百复千千。

江淮总属天家管,不肯营巢向北边。

(0)

戏题水墨山水屏

棹郎大似半边蝇,摘蕙为船折草撑。

今夜不知何处泊,浪头正与岭头平。

(0)

归路过南溪桥二首·其二

爱它风物重徘徊,归路迟迟却快哉。

曲折缘溪非细好,忽逢断岸却回来。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