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过黄金峡,铜盆又锡洲。
客愁共江水,日夜两悠悠。
才过黄金峡,铜盆又锡洲。
客愁共江水,日夜两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舟于江上,沿途所见之景引发了深沉的思绪。首句“才过黄金峡,铜盆又锡洲”,以“才”字和“又”字巧妙地串联起两个地点,既表现了行程的连贯性,也暗示了旅途的漫长与连续。黄金峡和铜盆、锡洲是诗人眼中经过的地理标志,通过这些具体的地点,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行舟时的动态感。
接下来,“客愁共江水,日夜两悠悠”,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这里的“客愁”不仅指旅行中的思乡之情,更蕴含着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人将这种愁绪与江水的流动相联系,用“悠悠”二字形容,既展现了江水的绵延不绝,也暗喻了愁绪的深长与难以排遣。同时,“日夜两悠悠”更是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愁绪的永恒,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孤独与寂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营造出一种悠远而深沉的艺术氛围。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旅途的观察与思考,也传递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燕语莺啼,杏坛春色。为甚无人领略。
又添个、山青水绿。
是多多少少,明明白白,对面不识。方且荡然放逸。
不亦文辞雕琢。
圣人道、君子不必相与言,但示以礼乐。
礼乐无言莫穿凿。一味融融,无穷静乐。
步步行行皆妙用,言言句句俱寂寞。
舜曰道、心明心即道,百姓日用,不知不觉。
从学者再三,勤勤有请,也只不可说著。
薄暮垂虹去。正江天、残霞冠日,乱鸿遵渚。
万顷云涛风浩荡,笑整羽轮飞渡。
问弱水、神仙何处。
翳凤骑麟思往事,记朝元、金殿闻钟鼓。
环佩响,翠鸾舞。梦中失却江南路。
待西风、长城饮马,朔庭张弩。
目尽青天何时到,赢得儿童好语。
怅未复、长陵抔土。
西子五湖归去后,泛仙舟、尚许寻盟否。
风袂逐,片帆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