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语莺啼,杏坛春色。为甚无人领略。
又添个、山青水绿。
是多多少少,明明白白,对面不识。方且荡然放逸。
不亦文辞雕琢。
圣人道、君子不必相与言,但示以礼乐。
礼乐无言莫穿凿。一味融融,无穷静乐。
步步行行皆妙用,言言句句俱寂寞。
舜曰道、心明心即道,百姓日用,不知不觉。
从学者再三,勤勤有请,也只不可说著。
燕语莺啼,杏坛春色。为甚无人领略。
又添个、山青水绿。
是多多少少,明明白白,对面不识。方且荡然放逸。
不亦文辞雕琢。
圣人道、君子不必相与言,但示以礼乐。
礼乐无言莫穿凿。一味融融,无穷静乐。
步步行行皆妙用,言言句句俱寂寞。
舜曰道、心明心即道,百姓日用,不知不觉。
从学者再三,勤勤有请,也只不可说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燕语莺啼,杏坛春色”勾勒出燕子飞鸣和杏花盛开的温馨画面。然而,这份美好却“为甚无人领略”,似乎只有诗人自己独自品味。这不仅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个人情操的寄托。
接着,“又添个、山青水绿”增添了景色之中山川的苍翠,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诗人通过“是多多少少,明明白白,对面不识”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与智慧,似乎在告诉我们,有些美好和真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
随后,“方且荡然放逸。不亦文辞雕琢”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向往。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更是对心灵境界的一种追求。
紧接着,“圣人道、君子不必相与言,但示以礼乐。礼乐无言莫穿凿”引出了儒家思想中关于“礼乐”的概念,强调了通过仪式和音乐来传达文化价值的重要性,而不是单纯依靠语言。
最后,“一味融融,無穷静乐。步步行行皆妙用,言言句句俱寂寞”表达了一种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以及对生活中每一步、每一句话都蕴含深意的领悟。而“舜曰道、心明心即道,百姓日用,不知不觉。从学者再三,勤勤有请,也只不可说著”则进一步强调了道德内在化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不需刻意强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儒家文化理念的阐述,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与内在道德的高远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