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乱愁生计,日高长闭门。
閒居谙稼性,鄙事解禽言。
露白园蔬长,霜清果裸繁。
每从邻父老,叹息话桃源。
世乱愁生计,日高长闭门。
閒居谙稼性,鄙事解禽言。
露白园蔬长,霜清果裸繁。
每从邻父老,叹息话桃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乱世,生活困顿,却在闲居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通过与邻人交谈,诗人仿佛找到了心中的桃花源,远离尘嚣,回归自然。诗中“世乱愁生计”表达了对动荡时代的无奈与忧虑,“日高长闭门”则展现了诗人选择逃避现实,寻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閒居谙稼性,鄙事解禽言”表现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熟悉和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以及与禽鸟之间的默契交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露白园蔬长,霜清果裸繁”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丰收在望的田园景象,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的绽放。“每从邻父老,叹息话桃源”则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乱世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寻找心灵的慰藉与寄托,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诗人得名山,才气岂相让。
名山得诗人,灵秀涌万状。
有如郑道昭,驹谷长自放。
至今云峰刻,翠墨森遗唱。
又如王介甫,钟阜久跌宕。
定林专一壑,终古想超旷。
黄子家辽阳,千华閟叠嶂。
此山正有待,人桀与相抗。
愿君出奇句,少慰朋友望。
穷愁良易工,忧患宁爱好。
奋飞抉世网,结习犹烦恼。
午怡论诗骨,见谓饥不饱。
心知小潺湲,河海愧浩渺。
何期樊山老,闽荔喻益巧。
荔甘而诗涩,唐突天下姣。
庶几比谏果,回味得稍稍。
嗜涩转弃甘,攒眉应绝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