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先秋一日作》
《先秋一日作》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西峰半影逼天青,闪闪斜阳紫焰明。

木末一丝云影渡,稻畦千绿水痕平。

麟洲梦觉馀香雪,鹤发身轻忆凤笙。

菡萏梧桐双在眼,他时摇落不须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即将来临前的一日景象。首句"西峰半影逼天青",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夕阳余晖下山峰的轮廓,暗示着天色渐晚。"闪闪斜阳紫焰明"进一步描绘了夕阳的绚丽色彩,犹如紫色火焰燃烧在天际。

"木末一丝云影渡",诗人将视线转向天空,注意到一抹云彩在树木梢头轻轻飘过,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稻畦千绿水痕平"则转而描绘田野的宁静,稻田里的水痕在夕阳下显得波光粼粼,一片祥和。

"麟洲梦觉馀香雪",诗人借梦境中的"麟洲"和"余香雪",表达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暗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鹤发身轻忆凤笙",通过鹤发老人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音乐的热爱。

最后两句"菡萏梧桐双在眼,他时摇落不须惊",以荷花与梧桐并列,寓意美好事物常在眼前,即使将来凋零也不必过于伤感,展现出诗人豁达的心境。

整体来看,王夫之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动态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秋天的美景,同时也寓含了人生的哲理。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偈颂十七首·其六

渡江风倚芦梢碧,夜深金殿人相忆。

此土西天卖不行,千古万古成狼藉。

当良月蓂敷五叶之辰,孰谓韬其光,晦其迹。

熏炉茗碗想遗音,分明对面不相识。

(0)

偈颂十七首·其十六

二月十五入寂,四月八日复生。

虚空开笑口,大地绝人行。

(0)

偈颂二十一首·其二十一

百丈清规,千古洪范。

藏之则虚空绝迹,用之则纲令森严。

(0)

送鄱阳复道者

相逢道人漆双瞳,衣衫零落迎秋风。

甘将百骸作泥土,冷笑万事如展蓬。

当今祖道薄如纸,瓦缶雷鸣闹人耳。

正音却作一线悬,两手枕胸泪如洗。

行行不惜两茎眉,魔宫虎穴俱探窥。

山穷桥断始得路,伎俩尽时方见伊。

(0)

春日对镜

不住复新新,来从幻里真。

旧髯皆变白,老眼尚精神。

世事终难鉴,菱花亦有尘。

东风原上草,不觉又生春。

(0)

送腾禅者

别我芝岩旧主情,松堂月冷露华清。

古桐高佩知何处,会听百滩流水声。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