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风倚芦梢碧,夜深金殿人相忆。
此土西天卖不行,千古万古成狼藉。
当良月蓂敷五叶之辰,孰谓韬其光,晦其迹。
熏炉茗碗想遗音,分明对面不相识。
渡江风倚芦梢碧,夜深金殿人相忆。
此土西天卖不行,千古万古成狼藉。
当良月蓂敷五叶之辰,孰谓韬其光,晦其迹。
熏炉茗碗想遗音,分明对面不相识。
这首宋朝释智愚的偈颂,以渡江风中的芦苇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面。"风倚芦梢碧",形象地展现了江边夜晚的清冷与芦苇的翠绿,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夜深金殿人相忆",则转而触及内心情感,透露出对远方皇宫中人的思念,暗示着诗人与宫廷的某种联系或怀念。
接下来的诗句"此土西天卖不行,千古万古成狼藉",运用了象征手法,可能暗指某种理想或信念的破灭,使得这片土地陷入混乱和荒芜。"当良月蓂敷五叶之辰",借月圆之夜,寓意时机成熟,然而"孰谓韬其光,晦其迹",又暗示了某种才华或力量被隐藏,未能得到应有的展现。
最后两句"熏炉茗碗想遗音,分明对面不相识",通过想象对方可能在品茗时回味旧日的交谈,表达了诗人与对方虽然近在咫尺,却因人事变迁而难以相认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禅宗诗的特点,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情境的描绘,寄托了诗人的人生哲思。
脱衣典酒曲江边,不作闲游即醉眠。
大抵浮荣何足道,生理何曾得自全。
朝廷雇我作闲人,髣髴缗钱二三千。
一种共君官职冷,收得身来已五年。
五年炎凉凡十变,老后谁能惜酒钱。
尘缨世网重重缚,七十八十百病缠。
千万人中无一人,自喜天教我少缘。
六十三翁头雪白,贫家强健亦天怜。
每愧尚书情眷眷,与君一醉一陶然。
其间气味都相似,犹在病羸昏耄前。
月夜徐行石桥上,累累栋宇相连延。
岁种薄田一顷馀,薄产处置有后先。
更无俗物当人眼,游鱼鱍鱍莲田田。
为君举酒歌短歌,不妨兼有散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