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宗门事,直是少时辈。
兔子不吃窼边草,象王走入野狐队。
若是少林禅,达磨自不会。
为甚如此,苦瓠苦连根,甜菰甜彻蒂。
从上宗门事,直是少时辈。
兔子不吃窼边草,象王走入野狐队。
若是少林禅,达磨自不会。
为甚如此,苦瓠苦连根,甜菰甜彻蒂。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行的作品,以日常生活的比喻和禅宗故事来表达哲理。首句"从上宗门事,直是少时辈",暗示了诗人对于修行或佛法的认识是从前辈那里传承而来,自己也如同年轻一代的学徒。接下来两句"兔子不吃窝边草,象王走入野狐队",运用动物寓言,形象地说明修行者不应局限于熟悉的小环境,而应勇于探索和突破,如兔子不贪图近处的食物,象王离开自己的群体去面对未知。
"若是少林禅,达磨自不会",进一步强调禅宗的精神,如果只是停留在传统的少林禅法层面,就不会有达摩祖师那样的开创新境。最后一句"苦瓠苦连根,甜菰甜彻蒂",则以植物的生长状态作比,寓意无论苦涩或甘甜,事物的本质都是从根部开始,修行也是如此,内在的改变才是关键。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教于乐,通过生动的比喻,引导读者思考修行的真谛,鼓励超越自我,追求更高层次的领悟。
城南饮骑散,君赴蓬山庐。
禁门肃清夜,飞阁何渠渠。
深沉漏下始,萧飒雨气馀。
俯仰河汉明,高情邈冲虚。
独怀同舍郎,被命分左鱼。
得州东南胜,绕郭生芙蕖。
苦嗟已留滞,三岁纷尘裾。
人生固不一,理亦相乘除。
或彼有所近,或此亦以疏。
冯唐匿郎署,白首常晏如。
方朔虽金门,避世等樵渔。
古来守道者,期不忘厥初。
但愿饮酒间,时读古人书。
天星何寥寥,野旷风露清。
田父出门望,山鸦绕舍鸣。
蚕桑从此起,农里各有营。
顾惭不耕者,日宴掩茅衡。
京都寡临观,兹地高且明。
仲冬一来望,旷然写予情。
千载豪杰尽,夷门荆棘生。
时平盛民物,华屋连飞甍。
长烟冒百里,下视色正青。
慨彼尘土间,扰扰何多营。
往车无徐驱,来马无停征。
顾惭托閒官,幸得游衍并。
念我同里人,三四不在行。
孔公老龙山,孙子令江城。
崔閒盎有粟,辛困冠无缨。
一回西南首,惨淡意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