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鄱阳复道者》
《送鄱阳复道者》全文
宋 / 释智愚   形式: 古风

相逢道人漆双瞳,衣衫零落迎秋风。

甘将百骸作泥土,冷笑万事如展蓬。

当今祖道薄如纸,瓦缶雷鸣闹人耳。

正音却作一线悬,两手枕胸泪如洗。

行行不惜两茎眉,魔宫虎穴俱探窥。

山穷桥断始得路,伎俩尽时方见伊。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送鄱阳复道者》,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道者的形象。首句“相逢道人漆双瞳”,通过描绘道人深邃的眼睛,暗示其内心的洞察力和超然气质。接着,“衣衫零落迎秋风”描绘了道人简朴的生活状态,即使在秋风中也无畏无惧。

“甘将百骸作泥土,冷笑万事如展蓬”表达了道人对世俗的淡泊和对世间纷扰的不屑一顾,他愿意将自己看作泥土,视万事如浮云。诗人批评了当下的世风日下,用“当今祖道薄如纸,瓦缶雷鸣闹人耳”比喻道德沦丧,人们追求的只是表面的喧嚣。

“正音却作一线悬,两手枕胸泪如洗”揭示了道者对于正直声音被忽视,社会风气败坏的悲痛,他感到无奈和哀伤。然而,道者并未放弃,反而“行行不惜两茎眉,魔宫虎穴俱探窥”,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决心深入险境寻求真理。

最后两句“山穷桥断始得路,伎俩尽时方见伊”,意味着只有在困境中,道者的真谛才会显现,他的智慧和勇气才得以展现。整首诗通过送别道者,寓言式地传达出对坚守道义、追求真理的赞美与敬仰。

作者介绍

释智愚
朝代:宋   号:虚堂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生辰:1185年—1269年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猜你喜欢

十二月十日晚同吟所郭光辈奉陪溪南隐君与其诸郎群从观舍傍蔬畦仍出山后临眺江上周览林麓追念旧游抚余羁怀益深感慕因赋五言近体六诗柬同游诸君亦以识嘉会也·其三

古庙依苍麓,穷林俯绿潭。

石台交野祭,画壁拥朝参。

云送千林雨,烟飞隔水岚。

向闻灯火夕,歌吹足沉酣。

(0)

秋怀七首·其四

羁愁长少睡,墟落自多虞。

里布晨输税,江船夜送徒。

曙星寒共照,野鸟暗相呼。

王事谁能却,年华浩欲徂。

(0)

石仙

仙子何年化,空馀石像存。

沈沦时已异,坚朴道弥尊。

云舄飞难去,风裾冷不翻。

何如致云雨,从此洗乾坤。

(0)

感赋七首·其四

传闻南寇盛,惯捷海中船。

兵甲今如此,风涛正渺然。

鱼龙秋气外,貔虎暮云边。

自倚皇威震,谁为赤子怜。

(0)

题山水小景

倚石群松秀,横江五柳繁。

水侵陶令宅,山掩谢公村。

浴鹭依晴桨,啼莺近晚尊。

乱馀宁复此,展卷一消魂。

(0)

闻赣已被围而东固大坑又欲兵攻兴国有怀伯氏子中寓赣县之礼原阻乱不得归·其一

叹息荆花树,今年好远游。

路从兵后断,书是乱前收。

漂泊从谁问,艰危信自谋。

时时惊梦见,不解说离愁。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