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见我精神熟,照写今吾瘦于竹。
问年初及六十人,飨世浑无半分福。
一味耽农百不便,门前湖水涨低田。
饥来读书不当饭,静里安心惟信天。
风茆雨壁溪堂破,贫贱生成今老大。
隐服还劳郡守遗,私篇或辱尚书和。
草木当衰不复真,纸间座上两浮尘。
是非非是都休辩,聊记明时无用人。
王生见我精神熟,照写今吾瘦于竹。
问年初及六十人,飨世浑无半分福。
一味耽农百不便,门前湖水涨低田。
饥来读书不当饭,静里安心惟信天。
风茆雨壁溪堂破,贫贱生成今老大。
隐服还劳郡守遗,私篇或辱尚书和。
草木当衰不复真,纸间座上两浮尘。
是非非是都休辩,聊记明时无用人。
这首诗是明代画家沈周的作品《王理之写六十小像》。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王生的形象,通过对比他与画像中自己的外貌变化,反映出岁月的沧桑和个人境遇的变迁。王生虽然年已六十,但依然保持着勤劳务农的生活态度,尽管生活艰辛,却能安贫乐道,静心读书,相信天命。诗中提及的“风茆雨壁”、“贫贱”等词语,展现了王生生活的简朴和清苦,而“草木当衰不复真,纸间座上两浮尘”则寓言了时光流逝和人事如梦的感慨。最后两句“是非非是都休辩,聊记明时无用人”,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无奈,以及对自身在明时被闲置的自嘲。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富有哲理,体现了沈周诗歌的独特风格。
访古此城下,子房安在哉?
白云去不反,危堞空崔嵬。
伊昔楚汉时,颇闻经济才。
运筹风尘下,能使天地开。
蔓草日已积,长松日已摧。
功名满青史,祠庙唯苍苔。
百里暮程远,孤舟川上回。
进帆东风便,转岸前山来。
楚水澹相引,沙鸥闲不猜。
扣舷从此去,延首仍裴回。
君家杨柳渡,来往落帆过。
绿竹经寒在,青山欲暮多。
薜萝诚可恋,婚嫁复如何。
无奈闲门外,渔翁夜夜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