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怀景物两相关,一日惊秋鬓尽斑。
雁阵远题天外字,湖光平写镜中山。
行云冉冉还多变,流水滔滔不暂闲。
四十年来成底事,生涯应在醉醒间。
愁怀景物两相关,一日惊秋鬓尽斑。
雁阵远题天外字,湖光平写镜中山。
行云冉冉还多变,流水滔滔不暂闲。
四十年来成底事,生涯应在醉醒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景时内心的愁绪与感慨。首联“愁怀景物两相关,一日惊秋鬓尽斑”直接点出主题,诗人因秋景而生愁,一日之间,白发如秋叶般斑驳,形象地表达了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颔联“雁阵远题天外字,湖光平写镜中山”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雁阵比作天边书写着的字,湖面比作镜子映照着山影,生动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景象,同时也蕴含了对远方和时间流逝的思考。
颈联“行云冉冉还多变,流水滔滔不暂闲”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行云象征着变化无常的人生,流水则代表了永不停息的时间,两者对比,强调了人生的短暂与时间的永恒。
尾联“四十年来成底事,生涯应在醉醒间”则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诗人反思自己四十年的人生,似乎一事无成,最终归结于“醉醒间”,既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与释然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君不学白公引泾东注渭,五斗黄泥一钟水,又不学哥舒横行西海头,归来羯鼓打凉州。
但向空山石壁下,爱此有声无用之清流。
流泉无弦石无窍,强名水乐人人笑。
惯见山僧已厌听,多情海月空留照。
洞庭不复来轩辕,至今鱼龙舞钧天。
闻道磬襄东入海,遗声恐在海山间。
锵然涧谷含宫徵,节奏未成君独喜。
不须写入薰风弦,纵有此声无此耳。
系舟长堤下,日夕事南征。
往意纷何速,空岩幽自明。
使君怜远客,高会有馀情。
酌酒何能饮,去乡怀独惊。
山川随望阔,气候带霜清。
佳境日已去,何时休远行。
楼前山色青如鬟,楼高夜映心斗寒。
推窗纵目纳吟思,倚槛爽气生眉端。
荒烟宿霭迷野甸,古崖怪石横惊湍。
城孤下瞰天蘸碧,日永坐听风鸣銮。
登临独慨城郭是,把酒一酹还三叹。
虽未如元龙高卧之百尺,已不减庾公步月之游观。
又何须黄鹤霄汉之浩渺,亦可想岳阳烟水之弥漫。
岿然独立贺江许,已矣楼中沸歌舞。
胜境无诗亦可羞,谩自檐楹庇风雨。
望云人远迹生尘,祇有江流自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