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通天塔》
《通天塔》全文
明 / 萧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玉笋浮江影欲流,推蓬傍柳繫沧州。

崔嵬分得青天半,睥睨全低绿树头。

细拂苍苔摹古碣,频惊绿蚁狎忘鸥。

倚阑云外长舒啸,天际河山带晚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首联“玉笋浮江影欲流,推蓬傍柳繫沧州”以“玉笋”比喻江边的景物,生动地描绘了江水倒映在江面上的美景,仿佛玉笋般晶莹剔透,又似要随波流动。接着,“推蓬傍柳繫沧州”则通过推篷、傍柳、系舟的动作,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情境,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宁静世界。

颔联“崔嵬分得青天半,睥睨全低绿树头”进一步展开画面,将目光投向天空,描绘出山峰高耸入云,似乎将半个天空都分占了,而山巅俯瞰之处,绿树葱郁,生机勃勃。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豪迈与豁达。

颈联“细拂苍苔摹古碣,频惊绿蚁狎忘鸥”转而聚焦于人文景观,诗人细致地描写了在古碑上拂去苍苔,模仿古人留下的文字,以及偶尔被绿蚁吸引,与鸥鸟嬉戏的情景。这一联既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也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悠闲生活态度。

尾联“倚阑云外长舒啸,天际河山带晚愁”收束全诗,诗人倚靠栏杆,仰望云外,长声吟啸,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生活的感慨。最后一句“天际河山带晚愁”,虽有“愁”字,但并非消极哀伤,而是蕴含着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淡淡忧思,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深刻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萧远
朝代:明

萧远,曲江人。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举人。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六。
猜你喜欢

春来燕

我屋汝嫌低不住,雕梁画阁也知宽。

大须稳择安巢处,莫道巢成却不安。

(0)

独柳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0)

南楼夜

玉管金樽夜不休,如悲昼短惜年流。

歌声袅袅澈清夜,月色娟娟当翠楼。

枕上暗惊垂钓梦,灯前偏起别家愁。

思量今日英雄事,身到簪裾已白头。

(0)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远游长儿子,几地别林庐。

杂蕊红相对,他时锦不如。

具舟将出峡,巡圃念携锄。

正月喧莺末,兹辰放鹢初。

雪篱梅可折,风榭柳微舒。

托赠卿家有,因歌野兴疏。

残生逗江汉,何处狎樵渔。

(0)

上白帝城

城峻随天壁,楼高更女墙。

江流思夏后,风至忆襄王。

老去闻悲角,人扶报夕阳。

公孙初恃险,跃马意何长。

(0)

雨雪曲

天山一丈雪,杂雨夜霏霏。

湿马胡歌乱,经烽汉火微。

丁零苏武别,疏勒范羌归。

若看关头下,长榆叶定稀。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