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落梨花雪满庭,今年又是一清明。
游丝倒地终无意,芳草连天若有情。
满院晓烟闻燕语,半窗晴日照蚕生。
秋千一架名园里,人隔垂杨听笑声。
风落梨花雪满庭,今年又是一清明。
游丝倒地终无意,芳草连天若有情。
满院晓烟闻燕语,半窗晴日照蚕生。
秋千一架名园里,人隔垂杨听笑声。
这首明代诗人瞿佑的《事清明即》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的庭院景象。首句“风落梨花雪满庭”,以梨花飘落与白雪相喻,形象地写出春风拂过,梨花如雪般纷飞,洒满了庭院,营造出清冷而静美的意境。次句“今年又是一清明”,点明了时令,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接下来,“游丝倒地终无意,芳草连天若有情”两句,通过游丝和芳草的意象,寓言人事无常与自然永恒。游丝象征短暂的生命,即使落地也无从挽留,而芳草则展现出生命力的顽强,连天蔓延,仿佛有情感一般。
“满院晓烟闻燕语,半窗晴日照蚕生”描绘了清晨的宁静,燕子呢喃,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忙碌的蚕儿身上,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最后一句“秋千一架名园里,人隔垂杨听笑声”,以秋千和欢笑声作为结尾,暗示了远处名园中人们的快乐,但诗人只能隔着垂柳听到,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怀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光和人间烟火的深深感触。
幽岛曲池相隐映,小桥虚阁半高低。
好风好月无人宿,夜夜水禽船上栖。
朝行敷水上,暮出华山东。
高馆宿初静,长亭秋转空。
日余久沦汨,重此闻霜风。
淅沥入溪树,飕飗惊夕鸿。
悽然望伊洛,如见息阳宫。
旧识无高位,新知尽固穷。
夫君独轻举,远近善文雄。
岂念千里驾,崎岖秦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