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泉门是玉川,开当大月翠微边。
老人五作奇峰立,居士双从醉石眠。
污地松黄香满帚,穿苔竹笋小成鞭。
楼窗面面吞彭蠡,啸落天风万壑传。
三叠泉门是玉川,开当大月翠微边。
老人五作奇峰立,居士双从醉石眠。
污地松黄香满帚,穿苔竹笋小成鞭。
楼窗面面吞彭蠡,啸落天风万壑传。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以三叠泉为引子,展开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
首联“三叠泉门是玉川,开当大月翠微边”,以三叠泉作为起始点,将读者带入一个如仙境般的山水世界,月光洒在翠绿的山峦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颔联“老人五作奇峰立,居士双从醉石眠”,通过“老人”与“居士”的形象,赋予山峰与石头以生命,展现出庐山的雄伟与幽静,仿佛是大自然中的智者与隐士,各自在自己的天地中安详地生活。
颈联“污地松黄香满帚,穿苔竹笋小成鞭”,进一步描绘了山林间的细节之美,松树散发出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竹笋从青苔中探出头来,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生命的顽强与不息。
尾联“楼窗面面吞彭蠡,啸落天风万壑传”,将视野扩展到更广阔的天地,庐山的楼阁窗户仿佛能包容整个彭蠡湖的美景,而天风的啸声则在万壑之间回荡,象征着自然界的宏大与力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贫固诚吾分,廉斯亦士常。
漫多愚执守,愧少子文章。
虽幸相逢近,犹嗟此别长。
何时却南辔,重把论诗觞。
四照梨花一色中,他时珍赏有雌雄。
高牙就景开芳宴,皓齿停歌诵正风。
乐极光阴穷日御,诗成造化夺春工。
佳辰不禁只园火,林杏兼然万点红。
久傍严公趋玉帐,近蒙贺监解金龟。
一壶分助登高饮,客宦长安共此时。
平生怀古哲,所趣背时人。
饿死不巧宦,力行惟庇民。
风波方满眼,霄汉欲谋身。
山水得一县,松筠为四邻。
分安篱鷃悦,机少海鸥驯。
道义闻君久,襟怀类我淳。
盍簪何太速,倾盖似非新。
交向篇章定,情缘里闬亲。
胸中都绝介,席上竞夸珍。
他日摅长策,相携献紫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