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孤峰上,危楼耸翠微。
捲帘沧海近,洗钵白云飞。
竹影临经案,松花点衲衣。
日斜登望处,湖畔一僧归。
野寺孤峰上,危楼耸翠微。
捲帘沧海近,洗钵白云飞。
竹影临经案,松花点衲衣。
日斜登望处,湖畔一僧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西山广福院的幽静生活。开篇"野寺孤峰上,危楼耸翠微"两句,设定了一个远离尘世、立于高峰之上的寺庙环境,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捲帘沧海近,洗钵白云飞"则描绘僧人日常生活中的景象,帘卷开启便如同沧海就在眼前,而洗钵时白云随之飞动,显示了僧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竹影临经案,松花点衲衣"两句,更深入地描绘了僧人的日常生活。竹影映照在经案上,表现出僧人研读佛经之景象,而松花轻轻飘落在简陋的衲衣上,则是对僧人清贫生活的一种写实。
最后"日斜登望处,湖畔一僧归"则描绘了傍晚时分,一位僧人站在高处眺望,随着太阳的西沉,他沿着湖畔缓缓归去,这不仅描绘了一天生活的结束,也象征着心灵的平静与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僧人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超脱世俗的宗教生活空间,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佛法修行之深刻理解。
端修修德在,门族盛如初。
常有人登第,今称尔读书。
南风舟去疾,西墅客来疏。
所著青衫旧,前官拟别除。
五年行迈兮归迟迟,采桑山阴兮奉亲慈。
冰霜自洁兮清节持,有客遗金兮志不移。
橐有金兮盍专为母驰,心悦桑女下车兮人可知。
庭中见妾兮徒忸怩,载思往事兮妾心孔悲。
君不如妾之有节兮言姑已而,君不知孝兮世道衰,妾不死兮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