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晓》
《秋晓》全文
明 / 钟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清秋但觉晓犹清,起趁空明绕砌行。

在竹露沾星下影,出林鸦带夜来声。

烟随历乱孤光去,人语稀微众动生。

高枕倒衣皆此际,纷然喧静各为情。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钟惺的《秋晓》描绘了一幅清晨秋日的宁静画卷。首句“清秋但觉晓犹清”开门见山,点出秋日早晨的清新气息,仿佛连晨曦都带着一股凉爽。诗人起身漫步,“起趁空明绕砌行”,享受着黎明时分的明亮与宁静。

接下来两句“在竹露沾星下影,出林鸦带夜来声”,通过细腻的观察,写出了竹叶上挂着露珠,星星倒映其下,以及林中乌鸦尚未完全散去,还带着夜晚余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秋特有的静谧氛围。

“烟随历乱孤光去,人语稀微众动生”进一步描绘了秋日早晨的变化,轻烟随着微弱的光线飘散,而人声逐渐增多,打破了清晨的寂静,显示出生活的活力。

最后两句“高枕倒衣皆此际,纷然喧静各为情”,诗人以个人的感受作结,无论是高枕仰卧还是披衣而起,都在这清晨的喧闹与宁静中找到了各自的情感寄托,表达了对秋日清晨独特韵味的深深体验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秋日早晨的清新、静谧与生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钟惺

钟惺
朝代:明   字:伯敬   号:退谷   籍贯: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   生辰:1574~1624

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猜你喜欢

读金太祖武元皇帝平辽碑

千丈丰碑势倚空,风云犹忆下辽东。

百年功业秦皇帝,一代文章太史公。

石断龙鳞秋雨后,苔封鳌背夕阳中。

行人立马空惆怅,禾黍离离满故宫。

(0)

四贤一不肖诗.余安道

南方之强君子居,卓然安道襟韵孤。

词科判等屡得隽,呀然鼓焰天地垆。

三年待诏处京邑,斗粟不足荣妻孥。

耳闻心虑朝家事,螭头比奏帝日都。

校书计课当序进,丽赋集仙来显涂。

诰墨未乾寻已夺,不夺不为君子儒。

前日希文坐言事,手提敕教东南趋。

希文鲠亮素少与,失势谁复能相扶。

崭然安道生头角,气虹万丈横天衢。

臣靖胸中有屈语,举嗌不避萧斧诛。

使臣仲淹在庭列,日献陛下之嘉谟。

刺史荣官虽重寄,奈何一郡卷不舒。

言非由位固当罪,随漕扁舟尽室俱。

炎陬此去数千里,橐中狼籍惟蠹书。

高冠长佩丛阙下,千百其群诃尔愚。

吾知万世更万世,凛凛英风激懦夫。

(0)

秋至

方趁夏日永,不知秋已清。

秋清岁即晚,吾道终何成。

(0)

云掩月·其二

心如明月物如云,心放应为物所分。

欲反此心须去物,原来还自在天君。

(0)

有怀汉老弟·其三

村童先遣扫柴门,检校园芳待置尊。

丛菊稍斑漙露点,芙蓉已带著霜痕。

诗篇纵好成孤讽,心事凭谁与共论。

已是西风悲落木,那堪幽独更销魂。

(0)

化光东堂赋得奕棋

君家何所乐,棋奕侑清兴。

帘垂虚堂肃,子落文楸静。

机心久已忘,胜势安敢竞。

吾知霍将军,固亦有天幸。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