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鱼亦有池,艺蔬亦有圃。
胡为轻弃之,遽忍去乡故。
人情薄如云,时政猛于虎。
可怜伏腊供,粗足了官府。
终然不能忘,时复怀故土。
故土尚可怀,孤云绕坟墓。
种鱼亦有池,艺蔬亦有圃。
胡为轻弃之,遽忍去乡故。
人情薄如云,时政猛于虎。
可怜伏腊供,粗足了官府。
终然不能忘,时复怀故土。
故土尚可怀,孤云绕坟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首句“种鱼亦有池,艺蔬亦有圃”展现了诗人曾经在南山书院中自给自足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他对简单农耕生活的喜爱。接着,“胡为轻弃之,遽忍去乡故”表达了对被迫离开这种宁静生活的无奈和不舍。
诗中通过比喻“人情薄如云,时政猛于虎”,揭示了当时社会人情淡薄和政治严苛的现实,暗示了诗人离开的原因。然而,“可怜伏腊供,粗足了官府”又反映出诗人对为了生计不得不满足于基本生活的需求,只为应付官府。
最后两句“终然不能忘,时复怀故土”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即使身处他乡,心中仍难以割舍那份对故土的深深挂念。结尾“故土尚可怀,孤云绕坟墓”以孤云环绕坟墓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亡故亲人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日常生活与政治环境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深依恋。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