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波澄彻月轮高,仙客寒生白锦袍。
奈可乘槎入牛渚,若为蟾兔数秋毫。
海波澄彻月轮高,仙客寒生白锦袍。
奈可乘槎入牛渚,若为蟾兔数秋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海上月夜景象。"海波澄彻月轮高",寥寥几字便勾勒出海面如镜,月光皎洁的清幽画面,海浪清澈,月亮高挂,显得天空开阔,海面静谧。"仙客寒生白锦袍"则借用了仙人的形象,将月夜中的诗人比作身披洁白锦袍的仙人,增添了神秘和超凡的氛围。
后两句"奈可乘槎入牛渚,若为蟾兔数秋毫"表达了诗人的想象与感慨。"乘槎"出自古代传说,意指乘木筏或竹筏,这里暗示诗人想要追随月光,探索那神秘的牛渚(即牛郎星附近);"若为蟾兔数秋毫"则是说,即使能接近月亮,也无法准确测量其细微之处,暗含对月亮之美的惊叹和遥不可及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月夜的景色和神话般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畏,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孤寂与哲思。刘崧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中,体现了明代诗歌的意境之美。
月堕山城小,沙寒水国秋。
云根拔地起,冰柱蹴天浮。
紫翠分鳌岭,青红杂蜃楼。
舟航通万里,城郭数三州。
刺史冯熊贵,仙翁控鲤游。
八龙追后骏,五马驻前驺。
露舄迎门鹊,风帘压海牛。
地偏馀胜迹,山好对冥收。
雨为催诗至,云应度曲留。
欢呼领百罚,跌宕散千忧。
颠倒青霞帔,淋漓紫绮裘。
谁镵岘山石,千载记风流。